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青蒿
  • 3篇青蒿素
  • 3篇抗疟
  • 2篇蒿甲醚
  • 2篇抗疟药
  • 2篇本芴醇
  • 1篇原虫
  • 1篇土荆芥
  • 1篇疟原虫
  • 1篇驱虫
  • 1篇荆芥
  • 1篇抗疟作用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复方抗疟药
  • 1篇伯氏疟原虫

机构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李国福
  • 4篇周义清
  • 2篇刘光裕
  • 2篇丁德本
  • 2篇王淑芬
  • 1篇王崇恒
  • 1篇时云林
  • 1篇幸桂英
  • 1篇王云玲
  • 1篇丁建新
  • 1篇冯淑珍
  • 1篇单承启
  • 1篇焦岫卿
  • 1篇杨俊德

传媒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驱虫土荆芥抗疟有效成分的研究
1982年
驱虫土荆芥Chenopdium ambrosioides L.var.anthelminticum A Gry.的全草民间用作驱虫药,从中分离的驱虫有效成分驱蛔脑(ascaridole),已有文献报道。1977年我们从广西东兰县采集该植物作鼠疟筛选,发现其有较好抗疟作用,为了搞清其抗疟有效成分,我们对该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溶剂提取,硅胶层析等方法分离出8个单体,其中包括黄酮类成分山萘黄素(keampferol)和过氧单萜类化合物驱蛔脑(ascaridole)并分别进行了鼠疟抑制性筛选,
顾国明王崇恒幸桂英周义清李国福冯淑珍王晓燕
关键词:抗疟作用土荆芥
青蒿素及蒿甲醚抗药性伯氏疟原虫系的培育被引量:2
1990年
以伯氏疟原虫小鼠体内试验系统,采用药物剂量递增的方法培育抗青蒿素及抗蒿甲醚虫系。经连续血传80代,历时560天,其抗性指数(I_(90))分别为5.7和9.8。疟原虫对青蒿素及蒿甲醚均在培育的第10代开始出现抗性,青蒿素的 I_(90)峰值为10.0,达到峰值的代数为25代;蒿甲醚的 I_(90)峰值为11.7,达到峰值的代数为50代。在每次转种前72h分别灌胃青蒿素400mg/kg,蒿甲醚80mg/kg 可维持各自的抗性水平。但停药血传15代抗性基本消失。两抗性虫系对氯喹、伯喹及氨酚喹无交叉抗药性。
李国福周义清焦岫卿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青蒿素蒿甲醚
增效抗疟药复方本芴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抗疟药复方,该复方是由抗疟药本芴醇和属于青蒿素族的一种抗疟药,如蒿甲醚,组合而成。该复方可配制成固体剂型,如片剂,可用于治疗抗药性疟疾。
周义清宁殿玺李国福王淑芬单承启丁德本刘光裕
文献传递
增效复方抗疟药本芴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效复方抗疟药,该复方是由抗疟药本芴醇和属于青蒿素族的一种抗疟药,如蒿甲醚,组合而成。该复方可配制成固体剂型,如片剂,可用于治疗抗药性疟疾。
周义清王云玲宁殿玺刘光裕李国福丁德本王淑芬丁建新单承啓杨俊德时云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