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磊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滨岸带
  • 3篇土壤
  • 2篇氮磷
  • 2篇水体
  • 2篇太湖
  • 2篇土地利用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 1篇营养物
  • 1篇营养元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施肥
  • 1篇太湖流域
  • 1篇碳氮
  • 1篇铁镁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碳氮
  • 1篇柠檬酸钠

机构

  • 8篇河海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济南市环境研...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水利部淮河水...
  • 1篇安徽省(水利...

作者

  • 8篇韩磊
  • 6篇袁旭音
  • 2篇章琪
  • 2篇唐豆豆
  • 2篇王守全
  • 2篇刘斌武
  • 1篇张靖雨
  • 1篇袁先江
  • 1篇韩磊
  • 1篇张丽君
  • 1篇罗小勇
  • 1篇蒋尚明
  • 1篇马智杰
  • 1篇陈海龙
  • 1篇王兵
  • 1篇赵云

传媒

  • 2篇环境科技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及影响因子
2019年
以太湖西部3个中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7年7月15日—20日,采集各流域内3种典型滨岸带表层(0—20 cm)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反硝化潜力,探讨不同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确定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各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天目湖流域、合溪流域和苕溪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分别为0.294±0.226 (μg N (N2O)·(g·h)-1)、0.542±0.327 (μg N (N2O)·(g·h)-1)和0.821±0.494 (μg N (N2O)·(g·h)-1),总体表现为城镇化程度越高,土壤反硝化潜力越大.在相同流域内,林地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最大,其次为草地滨岸带和荒地滨岸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反硝化潜力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碳含量都显著正相关(n=54,P<0.01).结合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是苕溪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合溪和天目湖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与人类活动强弱有密切联系,其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域间也各不相同.
韩磊韩磊杨新明袁旭音袁旭音李洁
关键词:滨岸带太湖流域
湖库滨岸带土地利用对潜水中氮磷削减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太湖西部的天目湖和大溪水库以裸地、草地、林地和裸露滩地为主的4种覆盖类型滨岸带潜水中氮磷浓度的空间变化,分析了不同滨岸带对潜水中氮磷的削减率,并对影响潜水氮磷浓度及削减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岸带潜水中氮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其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48~6.83 mg·L-1,氨氮浓度普遍较低,草地和林地滨岸带对硝态氮削减效果较好,平均削减率分别为68.3%和63.4%,而耕地滨岸带潜水中硝态氮浓度有升高趋势。滨岸带潜水中磷的主要形态为溶解性磷,裸地对磷的削减率较高,达32.0%,草地和林地滨岸带对磷的削减率较低,总体上滨岸带对氮的削减率要远高于磷。分析认为影响研究区滨岸带氮磷削减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结构、植被类型和水文状态。
王守全袁旭音韩磊刘斌武罗小勇
关键词:营养物削减率
太湖西部流域滨岸带土壤磷形态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揭示不同流域滨岸带的生态功能,于2015年夏季采集太湖西部苕溪流域和天目湖流域不同滨岸带(林地、耕地、草地、荒地)土壤,利用连续顺序提取法获得无机磷形态,分析土壤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土壤磷形态与地下水中TDP(总溶解性磷)的联系.结果表明:苕溪滨岸带的磷形态含量总体上高于天目湖滨岸带,但组成方面有所差异.滨岸带土壤的NH_4Cl-P(弱吸附态磷)、BD-P(还原态磷)、Na OH-P(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HCl-P(钙结合态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耕地表现得最为明显.从高地到滨水带,草地和荒地的磷形态含量有略微增加的趋势,而林地和耕地的磷形态含量均降低,耕地同样表现得最为明显.苕溪滨岸带磷形态含量的水平变幅大于天目湖滨岸带.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NaOH-P对地下水中TDP的贡献较大,有机质、黏土矿物和碳酸盐对磷形态有明显的影响;苕溪滨岸带土壤性质对其磷形态的影响较弱,而天目湖滨岸带比较明显.因此,苕溪和天目湖流域不同滨岸带土壤磷形态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影响因素也不同;土壤磷形态与地下水中TDP有明显关系,尤其是NaOH-P.
于辉辉袁旭音韩磊韩磊章琪章琪
关键词:土壤磷形态滨岸带
大沟蓄排工程对水体中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
2018年
为研究大沟蓄排水对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污染的缓解和控制作用,选取车辙沟不同断面的氮磷含量进行观测,分析了不同降雨量和施肥量对氮磷变化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了2个观测年份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地表水中TN浓度整体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升高;降雨充足时地下水中TN及NO_3^--N对施肥响应较为明显。(2)地表水pH变化与氮素含量有一定联系,TN、NO_3^--N和NO_2^--N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地下水中pH、水温与氮磷的相关性较弱,NH_4^+-N与NO_3^--N的转化难度较大,但与TP线性关系较强。(3)大沟蓄水工程能有效减缓在施肥过程中地表水磷素的流失,对降低汛期地下水中TN浓度也有积极的影响,另外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中磷素的升高,在推广区的不同农业耕作灌溉时期要注意对总磷排放的控制。
张靖雨蒋尚明蒋尚明韩磊
关键词:降雨施肥
清水江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解西南山区河流上游干流的水质现状,采集贵州清水江上游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营养元素的总量及各形态含量,研究其在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水体及沉积物中N,P含量变化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上下游城市段明显高于中游农村段,水体中N,P含量的变化波动较大,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沉积物中N,P含量的变化相对稳定。N在水体的无机态形式较高,在沉积物则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P在水体和沉积物中则均主要以无机态形式存在。水体及沉积物中N,P的各项比例表明,营养元素的组成受局部环境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中无机态氮是水体中N的重要来源之一。
刘斌武韩磊王守全于辉辉赵云马智杰
关键词:水体沉积物营养元素
小清河滨岸带土壤碳氮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小清河滨岸带土壤中碳氮组分的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小清河流域土壤碳氮组分对河流的影响,该文采集小清河不同类型滨岸带(林地、草地、荒地、林草混合)的土样,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及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总氮、硝氮、氨氮。研究结果显示,发现碳氮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规律总体均表现为从水滨到高地逐渐递减,经冗余分析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碳氮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常量元素等关系密切。
韩磊韩磊周慧华袁旭音袁旭音韩年杨新明李洁
关键词:滨岸带土地利用方式
铁镁质尾矿中的钙镁浸取效果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铁镁质尾矿含有丰富的钙镁,利用浸取剂可以促进铁镁质尾矿中钙镁的释放,使这些尾矿成为固定CO2的材料。尾矿中钙镁的浸出率大小跟多个因素相关,如何寻求浸取钙镁的最优化条件,是有效利用铁镁质尾矿的重要内容。考虑环境友好的方案,采用EDTA、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浸取尾矿中的钙镁,并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的浸取效果。通过比较,显示柠檬酸钠的浸取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粒度、pH值、固液比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处理。当反应液的pH=1,尾矿粒度<75μm,固液比为2.6∶100时,模型预测实验尾矿淋滤的Mg2+浓度为143.4 mg/L,Mg达到最佳溶出率2.03%。实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良好,表明响应面法适用于尾矿的浸取实验优化。
张丽君袁旭音王兵韩磊陈海龙
关键词:柠檬酸钠
不同类型河岸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7年
对比研究了苕溪流域内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河岸带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类型河岸带土壤DOC,POC,MBC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2)除了荒地河岸带,研究区其它3种河岸带土壤DOC,MBC含量在距离河流20~1 m的方向上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3)土壤DOC所占比例整体上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而POC,MBC所占比例规律性不强;(4)4种类型河岸带土壤DOC,POC,MBC均与土壤TOC和TN,TP表现出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化学组分(Al,Mg,Fe)的相关性较弱。
章琪袁旭音韩磊于辉辉周睿唐豆豆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河岸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