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主义
  • 6篇社会主义
  • 5篇社会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哲学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价值观
  • 3篇核心价值观
  • 2篇整体性
  • 2篇视域
  • 2篇主体性
  • 2篇文化
  • 2篇价值哲学
  • 2篇爱国
  • 1篇养成
  • 1篇以人为本
  • 1篇引领社会
  • 1篇引领社会思潮
  • 1篇哲学解析

机构

  • 20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燕山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20篇张军
  • 2篇李谧
  • 1篇张云飞

传媒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3篇学习论坛
  • 2篇新视野
  • 2篇前线
  • 2篇理论建设
  • 1篇理论前沿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领导科学
  • 1篇中国德育
  • 1篇杭州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立“共同价值”理念构建人类文化家园被引量:2
2017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张军
关键词:人类文化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
编辑活动的三重关系论
2002年
张军
关键词:主体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三大整体论原则被引量:2
2016年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价值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存在基础上的整体性存在。基于这种哲学立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三大整体论原则,即辩证整体论原则、社会整体论原则和生成整体论原则。这三大整体论原则要求着眼于价值关系的全面性、社会性和过程性,把价值存在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客观存在,一种社会关系系统存在,一种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永恒发展的过程存在,从而实现对价值存在客观、全面和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三大整体论原则的方法论意义不仅在于它从价值哲学的最深层提供了认识价值存在的根本方法,还在于它为人的价值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只有深刻、全面、科学地把握住这三大整体论原则的本质内涵和作用方式,才能够揭示出价值存在的本真,才能够实现对人的价值活动全部内容的真实把握。
张军
关键词:整体论生成整体论
价值存在的哲学解析
2013年
价值作为一种存在,对其完整的哲学解析需要从两个问题切入:一是对价值之"是"的追问,二是对价值之"在"的追问。前者揭示的是价值的存在本质,而后者揭示的是价值的存在状态。任何价值的存在都是存在本质与存在状态的统一,这种统一一方面体现在具有统一性的价值本质与多样化的价值存在状态的统一,另一方面体现在确定的价值本质与非确定的价值存在状态的统一。对于价值存在的追问,最终应建立在价值之"是"与价值之"在"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张军
论整体性视域中的价值主体性原则被引量:3
2017年
价值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那里,价值的主体性原则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纯粹的思维原则,而是建立在价值整体性基础之上的思维原则。这是因为,价值主体性原则的发挥是以人的整体性存在为基本前提和依据的;价值主体性原则内在地贯彻着整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价值主体性原则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整体性发展规律的规定和支配;价值主体性原则的终极旨归是人类作为“完整的人”实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对于现实的价值存在的真正把握,就必须在深刻认识和理解价值整体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性原则。
张军
关键词:整体性主体性原则
“正义”原则的价值透视被引量:1
2006年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正义”原则及其制度形态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系统的生死存亡。不管是持有正义还是分配正义,无论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其政治价值本质都在于实现对政治主体的生存、安全、稳定、平等、发展、民主等需要的满足。与此同时,“正义”又具有多维呈现的性质,“持有正义”是政治价值之源,“分配正义”是政治价值的核心,“程序正义”是政治价值实现的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正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李谧张军
论整体性视域中人的存在
2016年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活动中的人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是现实的人的两大基本规定。其中,实践存在的人表明了人的存在本质,社会存在的人表明了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存在之所以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是由人的存在本质和人的存在状态两方面所具有的整体性特质所决定的。同时,人的存在本质和存在状态相互融合、相互印证,二者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了现实的人的完整存在。
张军
关键词:整体性
“以人为本”的价值哲学诠释
2010年
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论域中,"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哲学理念,其本质体现的是一种"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尺度和目标的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对"人"的本质、需要、尺度等问题的科学理解。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为我们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基础,从而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张军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本价值哲学
反映与建构:价值认识的基本方式和路径被引量:2
2005年
价值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反映与建构,既是一般认识论的本质,也是价值认识的本质。价值认识的这一本质规定,决定了价值认识过程必然是包含着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过程;也决定了“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的基本思维方式。
张军
关键词:实事求是
中国传统人生价值哲学的理论旨趣
2015年
如何看待和设计人生是中国传统人生价值哲学的理论旨趣所在。围绕这一理论旨趣而形成的中国传统人生价值理论主要由"人性"论、"人道"论、"人格"论三个部分构成。"人性"论主要讨论如何看待人和人的本性两大问题;"人道"论主要阐述的是人生修养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有人生修养的目的、态度、途径、具体方法以及人生境界等问题;"人格"论则是古代思想家在各自不同的"人性"论和"人道"论基础上铸就的理想人格。对于上述三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反映出中国古代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关于人生价值哲学的不同立场和性质。
张军
关键词:人性人道人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