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光辉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引流
  • 3篇溃疡
  • 3篇封闭式负压
  • 3篇封闭式负压引...
  • 3篇负压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性溃疡
  • 2篇引流技术
  • 2篇预后
  • 2篇院前急救
  • 2篇症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症
  • 2篇首发症状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急救
  • 2篇急诊
  • 2篇发热
  • 2篇封闭式负压引...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6篇郑光辉
  • 10篇蒋龙元
  • 7篇曾朝涛
  • 4篇余涛
  • 4篇杨正飞
  • 3篇周天恩
  • 3篇张洁
  • 2篇梁炼
  • 1篇宋凤卿
  • 1篇王维平
  • 1篇黄国梁
  • 1篇吴浩
  • 1篇王鹏
  • 1篇黄子通
  • 1篇彭安萍
  • 1篇欧阳志明

传媒

  • 1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独立相关
2024年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甲状腺功能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08日~2023年5月31日期间收治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重症监护室的122例新冠感染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终点为患者出院或死亡,其中医嘱出院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院内死亡或签字放弃治疗出院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行甲状腺相关指标与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分析。最后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患者获得预后不良的概率来拟合模型,得出独立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的患者入院后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葡萄糖(GLU)、D-二聚体(D-Dimer)、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但是,白蛋白(ALB)浓度、淋巴细胞(LYM)计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均低于预后良好组,甲状腺功能中FT3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独立相关,患者的NLR、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准确度约86.1%。结论: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的FT3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独立的正相关。NLR的升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是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威鹏杨正飞李祖勇唐俊鹏郑光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淋巴细胞计数
急诊采用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 探究急诊采用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东莞大朗医院收治的94例急诊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天麻素治疗,研究组予以异丙嗪与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恶心呕吐(1.06±0.58)d、眩晕(3.47±0.64)d、行走不稳(3.24±0.59)d、耳聋耳鸣(2.19±0.8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0.63%,对照组8.51%(P>0.05);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心理职能(85.68±5.31)分、社会功能(85.96±5.97)分、生理职能(85.11±6.89)分、活力(86.53±6.17)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采用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预后,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高海军郑光辉
关键词:异丙嗪丹红注射液预后
广州市中心城区医院2016年1-6月份院前急救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统计广州市中心城区医院2016年1-6月份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该院院前急救的病例特点。方法:将2016年1-6月份院前急救记录本中数据导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73次出车中以8:00-12:00最多(256次,占26.32%),最少为2:00-4:00(31次,占3.19%),到达现场时间最长为16:00-18:00之间,为(12.37±5.43)分钟,最短为00:00-02:00之间,为(7.280-02:)分钟。该院出车区域以越秀区最多为466次,其次为海珠区、荔湾区,到达现场用时最短为越秀区8.86为海珠区、分钟,最长为海珠区12.62为海珠区荔分钟。院前急救的973例患者,神经系统病人最多。除酒精中毒及妇产科以15-50岁年龄段最多外,其他系统疾病均以>70岁老年人为主。死亡62例,死因前3位的是其他(死因不详)24人(38.71%),循环系统急症16人(25.81%),神经系统急症8人(12.91%)。结论 :根据交通情况而不是单纯的直线距离调度车辆,能更好的缩短出车时间。加强心肺复苏普及推广AED使用对降低心源性猝死有重要意义。
曾朝涛郑光辉周天恩余涛蒋龙元
关键词:流行病学院前急救
20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恙虫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恙虫病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恙虫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0例恙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误诊率、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发于夏秋季,以中壮年、农民发病居多,发病前均有草木丛林接触史。发热是恙虫病最常见的症状(100%),同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咽痛,肌肉疼痛,腹泻等。焦痂或溃疡为其最特异的体征(70%),同时伴有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为其最重要血常规特征(95%);降钙素原(PCT)升高(80%)为其重要的诊断指标;外斐试验OXk凝集效价阳性(65%)为其特异的免疫学诊断指标。肝功能损害为其最常见并发症(85%),以及肺炎、胸腔积液、肾脏损害、心脏损害、凝血功能障碍等。该病首诊误诊率为高达75%。氯霉素或多西环素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为100%。结论: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易误诊。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警惕本病的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郑光辉曾朝涛蒋龙元
关键词:恙虫病
非牧区布鲁菌病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的患者有牛羊接触史。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10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多汗,皮疹、头痛、耳后疼痛、咽痛、颈肩痛、腰背痛、肌肉关节痛、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83%)及少数轻度升高(17%);多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75%),少数升高(17%)或下降(8%);少数血小板计数减少(17%);所有患者无贫血。多数患者(83%)伴有肝功能轻度异常,无黄疸。多数患者(92%)PCT轻度升高,所有患者(100%)C反应蛋白(CRP)呈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100%)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的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50%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多西环素+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多西环素+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所有患者经规范化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非牧区患者易漏诊误诊,尤其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接触史,警惕本病的可能,尽早进行血培养或布鲁杆菌凝集试验检查,规范化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
郑光辉曾朝涛蒋龙元
关键词:布鲁菌病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人压力性溃疡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人压力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0例Ⅲ-Ⅳ期压力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创面应用常规敷料换药治疗。采用压力性溃疡PUSH Tool 3.0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评估创面愈合情况,并观察创缘全层皮肤组织愈合过程中的镜下HE染色表现。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实验组创面渗液减少,创缘新生上皮及肉芽组织逐渐增多,治疗第14 d,实验组创面Push To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40±0.27 VS 12.53±0.22,P<0.01)。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疗法较普通换药更能够减少创面渗液,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郑光辉张洁蒋龙元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愈合
EL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1年
目的:观察ELABELA(EL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ELA(500 nM,1μM,5μM,10μM)组。利用H_(2)O_(2)诱导MSCs凋亡模型,即H_(2)O_(2)组细胞加入含400μM H_(2)O_(2)的无血清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6小时。MTS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_(2)O_(2)组细胞的存活能力显著降低(P<0.05),伴有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_(2)O_(2)组相比,ELA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且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5μMELA治疗对MSCs的保护作用最佳。结论:ELA能够减轻过H_(2)O_(2)诱导的MSCs氧化应激损伤,其中以5μM浓度ELA的保护效应以达到最佳。
符佳颖陈旭翔许岱诗刘欣杨欢周长青吴海东曾朝涛吴浩郑光辉王彤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过氧化氢氧化应激
基于模拟人研究不同医学背景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利用模拟人研究不同医学背景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评估疲劳程度与胸外按压质量的相关性。方法:190名医院内不同岗位的志愿者被招募并参加本次队列研究。研究共分为4组:(1)非医学背景组(NM组);(2)辅助科室组(CT组);(3)普通医护组(GM组);(4)危重症组(CCM组)。所有志愿者均需要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持续2分钟的单纯胸外按压,同步地我们分别对其胸外按压质量、施救者疲劳评分(PRE)等进行了评估。结果:GM组和CCM组的按压深度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更重要的是CCM组的胸廓充分回弹的比例和胸外按压正确率都要明显优于其他3组,包括GM组。结论:医院不同岗位志愿者的胸外按压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医疗专业的志愿者较非医疗专业的按压质量高。
梁炼郑光辉黄子通蒋龙元杨正飞
关键词: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模拟人
封闭式负压引流对人压力性溃疡创面S100A9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人压力性溃疡S100A9蛋白的表达影响以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8例Ⅲ-Ⅳ期及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实验组患者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创面应用常规敷料换药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4 d、7 d、14 d取创面创缘全层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标本组织中的S100A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S100A9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开始增加,都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治疗第14天,实验组肉芽组织中表达S100A9蛋白的炎症细胞数高于对照组(75.93±1.88 vs 55.13±1.03,P<0.01)。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疗法较普通换药更能够上调创缘组织中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的S100A9蛋白表达来促进创面愈合。
郑光辉张洁彭安萍蒋龙元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压力性溃疡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2012级八年制及五年制医学生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五年制医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八年制医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期末理论考试、临床急救技能考试、团队协作意识和医患沟通能力考试和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主观题成绩、临床急救技能成绩、团队协作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客观题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医学生对基于CID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和满意。结论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成绩、急救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急诊专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值得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郑光辉周天恩余涛蒋龙元杨正飞
关键词:急诊医学教学实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