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小龙

杨小龙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色素
  • 8篇发酵
  • 5篇细菌
  • 5篇果酒
  • 4篇芽菜
  • 4篇正交
  • 4篇蓝色素
  • 4篇红色素
  • 4篇风味
  • 3篇地窖
  • 3篇地窖式
  • 3篇正交试验
  • 3篇桃果
  • 3篇猕猴桃
  • 3篇猕猴桃果
  • 3篇猕猴桃果酒
  • 3篇发酵罐
  • 3篇风味物质
  • 2篇质谱联用
  • 2篇色谱

机构

  • 2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四川国光农化...

作者

  • 21篇杨小龙
  • 20篇左勇
  • 20篇叶碧霞
  • 17篇傅彬
  • 15篇张晶
  • 12篇江鹏
  • 11篇王小龙
  • 1篇李觅
  • 1篇刘清斌
  • 1篇边名鸿
  • 1篇王军
  • 1篇郑惠
  • 1篇刘奎

传媒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中国调味品
  • 3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酿酒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细菌产红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为优化一株细菌XF105产胞内红色素的提取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时间、固液比、溶剂浓度对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红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2.05h,固液比1∶15.24。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红色素乙醇溶液的OD值为0.2943(平均值),与理论值0.307较为接近,吻合度达到95.9%。
左勇傅彬杨小龙叶碧霞张晶
关键词:红色素响应面法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宜宾芽菜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宜宾芽菜发酵过程中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芽菜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 V1-V3区进行测序,应用QIIME软件和Mothur软件分析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OUT数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宜宾芽菜发酵过程中6个阶段的样本共获得204997条有效序列,优化后有效序列数为41703条,共9202个OTU分类;主要细菌类群为Firmicutes(厚壁菌门)下的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下的Flavobacteriaceae(黄杆菌属)和Sphingobacterium(鞘脂杆菌属),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下的Sphingomonas(鞘脂单孢菌属)、Acidovorax(嗜酸菌属)、Chromohalobacter(色盐杆菌属)和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以及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下的Arthrobacter(节杆菌属)。结论:宜宾芽菜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发酵的进行,部分细菌逐渐减少或消失,优势细菌趋于稳定。
左勇王小龙叶碧霞江鹏傅彬杨小龙
关键词: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一种细菌红色素的稳定性及结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对类芽孢杆菌XF105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及色素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红色素对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如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等,微溶于水,不溶于正丁醇;pH、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因素对该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显著;Mg2+,K+,Na+对红色素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Mn2+,Ca2+,Ba2+,Fe2+等金属离子对红色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通过TLC分析、红外光谱扫描及质谱检测发现该红色素成分单一,具有较多不饱和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
边名鸿傅彬左勇叶碧霞杨小龙张晶
关键词:细菌红色素稳定性
一种地窖式果酒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酒发酵装置,具体为一种地窖式果酒发酵装置。该装置中时控电动机(1)位于发酵罐顶部正中位置,内轴外轴控制旋钮(2)位于时控电动机(1)与发酵罐罐顶之间的轴承上,破碎装置(3)位于轴的最下方,带孔底板(4)位...
左勇张晶杨小龙叶碧霞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地窖式发酵罐酿造猕猴桃果酒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窖式发酵酿造猕猴桃果酒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果、清洗、破碎;(2)成分调整,先加入果胶酶进行酶处理,酶处理后再接入酿酒酵母TP6,之后添加SO<Sub>2</Su...
左勇叶碧霞张晶杨小龙
文献传递
野生猕猴桃果酒酵母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9
2015年
以野生猕猴桃果皮及其掩埋过的土壤为分离源,通过分离筛选获得野生猕猴桃果酒酵母。从分离源中分离得到23株酵母菌,经过三级筛选,获得1株比较适宜生产野生猕猴桃果酒的酵母菌TP6,该酵母具有产香效果好、起酵快等优点。通过分子鉴定,确定该酵母菌株属于酿酒酵母属。
左勇杨小龙傅彬叶碧霞江鹏王小龙张晶
关键词:猕猴桃果酒酵母菌果酒
利用SDE-GC-MS分析宜宾芽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技术(SDE)对宜宾老坛芽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优化蒸馏萃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蒸馏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蒸馏萃取时间2.5h和萃取温度55℃的条件下,宜宾芽菜中风味物质提取效果最好。芽菜样品中共检测出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左勇王小龙张晶江鹏傅彬杨小龙叶碧霞
关键词: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风味物质
一株产蓝色素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被引量:6
2016年
从自贡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蓝色素细菌,编号为T2013。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分析和全细胞脂肪酸检测以及16S r DNA比对分析,确定了该细菌为杜擀氏菌属的一种。通过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细菌与菌株Duganella nigrescens strain YIM H16(EF584756)具有较高的同源性。T2013可能为新种,命名为Duganella sp.T2013。
左勇江鹏叶碧霞王小龙傅彬杨小龙张晶
关键词:细菌蓝色素DNA
主成分分析法在研究宜宾芽菜风味物质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宜宾芽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情况,采用HS-GC-MS法对宜宾芽菜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样本分析,以该数据为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其主要特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时间段共检测出78种香味物质,其中有烯烃类21种、醇类23种、酯类12种、醛类4种、酮类7种、醚类3种、苯环类6种和其他类2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出6个主成分及对宜宾芽菜香味影响较大的物质12种。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掌握芽菜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变化,为芽菜的风味改善和新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左勇王小龙江鹏傅彬杨小龙叶碧霞张晶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发酵风味物质
一种利用地窖式发酵罐酿造猕猴桃果酒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窖式发酵酿造猕猴桃果酒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果、清洗、破碎;(2)成分调整,先加入果胶酶进行酶处理,酶处理后再接入酿酒酵母TP6,之后添加SO<Sub>2</Su...
左勇叶碧霞张晶杨小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