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角色转变的实践研究
- 2014年
- 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教学与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渐凸显。由我校化学教研组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我们身边的化学"已经在不断的磨合与调整中经历了三年的实践研究。三年来,教研组坚持交流讨论课程实施情况,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力争将本课程办成学校选修课中的品牌课程。在三年的实践中,教师们对于学生角色的转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 李晓陈文黄剑锋
-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课后学习菠菜叶含铁量
-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以“碱金属”为例
- 2020年
-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积极落实。高中化学教师应认真学习与研究课程标准内容,明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以及教学要求,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文章以碱金属为例,针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陈文
-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 “物质的分类”教学价值分析与教学实践研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单元教学设计被引量:1
- 2020年
-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磊、北京市海淀区化学教研员支瑶均认为,“物质的分类”是具有独特功能价值的一课。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这一课主要包括了核心素养的三个方向:一是分类标准的认识是宏观现象与微观构成的统一;二是物质类别间的通性与转化是对变化观念的进阶认知;三是预测新物质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是科学思想的体现。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中提出的“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认识到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互相转化”的要求,我们认为,“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价值应体现在方法、结果与预测三个方面(如图1)。
- 李晓陈文
-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研员教学实践研究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