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肾盂
  • 6篇输尿管
  • 6篇尿管
  • 6篇积水
  • 5篇梗阻
  • 5篇膀胱
  • 4篇肾积水
  • 4篇肾盂成形
  • 4篇肾盂成形术
  • 4篇肾盂输尿管
  • 4篇肾盂输尿管连...
  • 4篇肾盂输尿管连...
  • 4篇输尿管连接部
  • 4篇输尿管连接部...
  • 4篇连接部
  • 4篇连接部梗阻
  • 4篇患儿
  • 4篇畸形
  • 4篇成形术
  • 2篇隐睾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贺雷
  • 16篇耿红全
  • 15篇方晓亮
  • 15篇徐国锋
  • 15篇徐卯升
  • 13篇林厚维
  • 9篇姜大朋
  • 3篇陈懿
  • 3篇俞群
  • 2篇戈晓华
  • 2篇王瑛
  • 1篇陈杰
  • 1篇吴燕
  • 1篇黄云腾
  • 1篇李志星
  • 1篇贾建业
  • 1篇李玉玲
  • 1篇赵骁

传媒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37例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3例;患侧为左侧25例,右侧12例。临床症状中,尿路感染34例,滴尿2例,排尿困难1例。病理类型中(同一患儿不限于一种病理类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11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反流3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26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伴反流6例,下肾部输尿管反流26例,下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狭窄11例。分析手术时间、肾盂分离前后径(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APD)、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并发症等,评价这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平均手术年龄为8.3个月,范围为4~110个月,手术时间为(128.84±35.06)min。术后上肾部APD为(9.41±6.40)mm,术后上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76±4.93)mm,术后下肾部APD为(5.49±6.47)mm,与术前同类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05±4.10)mm,与术前下肾部输尿管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RF为(43.06±5.75)%,与术前DRF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5.1个月,范围为13~120个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8.1%(3/37)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半年复查积水下降不明显,DRF下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处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2年出现间歇性排尿困难伴尿路感染,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结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适用于儿童完全性肾重复畸形的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方晓亮王锦斌耿红全徐国锋贺雷李约延张君颀张琪敏徐卯升
关键词:重复肾肾畸形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后再手术病因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肾盂成形术后因再次梗阻而接受手术的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再手术的原因。结果共有36例患儿接受肾盂成形术后再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梗阻原因为:26例(72.22%)吻合口水肿增厚、周围粘连与纤维化瘢痕形成,5例(13.89%)吻合口旁或肾盂壁息肉,5例(13.89%)高位输尿管开口,3例(8.33%)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2例(5.56%)吻合口远端输尿管狭窄,2例(5.56%)肾盏颈闭锁。2例患儿因肾盏颈闭锁行肾盏颈成形+输尿管肾下盏吻合术,其余患儿均接受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其中34例患儿未发生再梗阻。1例肾盏颈闭锁患儿术后上、下盏间及输尿管肾盏颈吻合口均再次闭锁,再次行肾盏颈成形+输尿管肾下盏吻合术;另1例患儿再次术后30个月出现患侧腰腹部疼痛伴积水增大,再次行肾盂成形术证实为前次吻合口再次瘢痕性狭窄。上述2例患儿经过第3次手术,术后分别随访37、20个月,无再梗阻发生。结论吻合口水肿增厚、周围粘连与纤维化瘢痕形成是肾盂成形术后再手术最主要的原因。医源性息肉、输尿管开口位置偏高、首次手术遗漏迷走血管压迫和吻合口远端输尿管狭窄,及吻合时闭合肾盏颈也是导致肾盂成形术后再手术的重要原因。术中应注意选择输尿管较宽敞处精细吻合,保持吻合口位于肾盂低位、避免误伤肾盏颈、避免遗漏存在的迷走血管、造瘘管头端尽量远离吻合口等操作细节有助于减少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的发生。
陈周彤林厚维徐卯升徐国锋方晓亮贺雷耿红全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盂成形术儿童
单纯上或下患肾部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采用单纯上或下患肾部单根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12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间,我科采用单纯上或下患肾部单根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27例,均为单侧病变,女19例,男8例,年龄2个月至8岁:所有患儿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完全性重复肾畸形且均为单根输尿管病变。其中上输尿管异位开口者9例;重复上肾上输尿扩张积水伴上输尿管末端囊肿者10例;重复下肾部输尿管单纯反流者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正常排尿间歇性滴尿或发热性尿路感染。所有患儿术后随访观察11个月至6年,随访项目包括泌尿系统超声、同位素和膀胱造影等。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d,术后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有1例患儿因血尿检查发现再植输尿管开口处结石形成,予以行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示患肾部积水均有好转,同位素示患肾部功能改善或稳定,正常肾部功能未见异常改变。7例患儿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发生。结论经腹股沟皮纹小切口单纯上或下患肾部单根输尿管膀胱外再植术治疗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方晓亮耿红全徐国锋姜大朋林厚维金龙虎贺雷徐卯升
关键词:重复肾肾畸形
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疗认知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成功施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后患儿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胎儿期肾积水并发肾盂自发破裂为临床十分罕见病例,随着病例的增多,对这一现象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姜大朋耿红全徐卯升徐国锋林厚维贺雷方晓亮金龙虎
关键词:胎儿肾积水肾盂梗阻肾盂成形术
肾造瘘后Ⅱ期与Ⅰ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期肾盂成形术(先期肾造瘘)与不分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25例行分期肾盂成形术(A组),39例行不分期肾盂成形术(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及术后肾积水恢复情况等。结果·共有64例小于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纳入研究。A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81±20)min与(53±18)min、(11.6±2.6)d与(6.2±1.5)d、36.0%与17.9%。术后6个月,2组患儿肾积水程度和肾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肾盂成形术对于小于3月龄重度积水患儿肾脏的最终形态、功能恢复没有明显优势;不分期肾盂成形术安全、有效,应作为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首选治疗方式。
姜大朋赵骁耿红全徐卯升金龙虎徐国锋林厚维方晓亮贺雷
关键词:肾积水肾盂成形术肾造瘘
隐睾患儿手术年龄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隐睾患儿临床特点及手术年龄的变化趋势,同时探索影响隐睾手术时机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隐睾患儿。收集患儿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合并阴茎发育异常情况、手术时间及其他影响因素等资料。运用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隐睾手术时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1607例隐睾患儿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单侧隐睾1449例(90.17%),合并阴茎发育异常的患儿112例(7%),平均手术年龄为39个月,有81%的患儿于1岁后接受手术治疗。民族、医疗保险类型、家庭收入、城乡差异以及隐睾侧别对手术年龄没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腹腔内型隐睾(t=3.021,P=0.000)、合并阴茎畸形(t=3.916,P=0.000)、父母文化程度(t=3.563,P=0.000)、等待手术时间(t=2.657,P〈0.05)以及获得专业小儿外科医师治疗意见的时间(t=7.751,P=0.000)明显影响手术时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所研究的隐睾患儿中,大多数患儿的手术年龄在1岁以后。对患儿家长以及非专科医务人员进行隐睾知识的健康教育可能会提前隐睾的手术时机。
姜大朋李志星耿红全徐卯升徐国锋林厚维方晓亮贺雷金龙虎
关键词:隐睾睾丸睾丸固定术
“蛋蛋”保卫战
2024年
晚间10点,14岁的男孩小帅由家长带到急诊,诉早上6点起床后右下腹部不适,未引起重视,后疼痛加重,伴阴囊疼痛,晚间6时进食后出现呕吐,晚10点来院。检查B超提示:右侧睾丸回声不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右侧睾丸扭转。
贺雷范登信
关键词:血流信号保卫战阴囊疼痛
一种用于泌尿系统碎石术后标本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泌尿系统碎石术后标本收集器,所述的标本收集器包括上盖、下盖、滤筛装置;所述的滤筛装置一端螺纹连接下盖,滤筛装置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上盖。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泌尿系统碎石术后标本收集器,收集...
陈懿戈晓华俞群耿红全徐卯升徐国锋林厚维方晓亮贺雷
文献传递
系统化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患儿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研究系统化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患儿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所接诊的66例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患儿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比较2组患儿尿路感染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干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平均尿流率及血清PSA水平均较干预前得到了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优(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情感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及精力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患儿予以系统化干预,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秦晓雯张琪敏贺雷
关键词:尿路感染生活质量
隐睾及隐睾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外显子测序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隐睾及隐睾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不同表型患儿进行外显子测序,以探索不同临床表型的分子病因。方法提取19例隐睾及隐睾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外显子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3例行全基因外显子测序,16例行常见基因外显子测序,再采用Sanger测序对获得候选致病突变的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本进行突变位点验证。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9例患儿中,6例外显子测序结果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存在异常结果,并提示有3个基因可能与相关表型发病有关:①AR基因发生3处错义突变(c.1600C>A;p.Pro534Thr)、(c.2599G>A;p.Val867Met)和(c.528C>A;p.Ser176Arg);②NR5A1基因发生移码突变(c.442delG;p.Glu148Serfs*148)和错义突变(c.43G>A;p.Val15Met);③ATRX基因发生剪切位点突变(c.4317+13T>C)。其中c.2599G>A和c.43G>A为已知突变,其余4处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新发突变。Sanger测序结果表明6处突变均得以验证,5例患儿母亲存在对应位点突变、患儿父亲未见异常,1例患儿父母均未见异常。结论AR基因错义突变、NR5A1移码和错义突变及ATRX的剪切位点突变可能是隐睾及隐睾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发病的危险因素。
唐炳强耿红全林厚维徐卯升徐国锋方晓亮贺雷
关键词:隐睾泌尿生殖系畸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