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辉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利用改良的自然发育法构建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方法基于自然发育法在构建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上的缺陷,本研究对实验技术进行了改进,避免固定方式、脱水处理及切片方式对血管管径的影响。将1只孕19 d的Wistar大鼠行剖宫产,取出8只新生大鼠,脱臼处死后整体包埋、避免脱水、微距切片、水平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镜下测量动脉导管、主肺动脉、降主动脉内径。结果孕19 d大鼠剖宫产术后8只新生大鼠动脉导管均开放。各血管内径测量结果显示:降主动脉长径:354±106μm,短径:182±140μm;动脉导管短径:155±122μm,面积:36 847±42 582μm2;主肺动脉长轴:589±150μm,短轴:174±170μm。结论改良的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成功构建。
- 朱梦茹刘海岩刘盼盼武辉
- 关键词:动脉导管开放动物模型早产
- 104例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高危因素,为其及时有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3 520例早产儿中确诊为真菌感染的104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3年间该院真菌感染的总发生率为2.95%,排前三位的月份为1月、8月和10月;出生体重(BW)〈1 000 g、1 000-1 499 g、1 500-2 499 g、2 500-4 000 g的早产儿IFI发生率依次为1.67%、7.85%、2.64%、0.84%;胎龄(GA)〈28周、28-31+6周、32-36+6周早产儿IFI发生率为5.26%、8.38%、1.49%;辅助通气及使用脂肪乳时间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夏秋冬季、广谱抗生素、辅助通气及胃肠道外营养等是早产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 刘田田刘阳牟鑫武辉
- 关键词: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