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龙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醚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及其混配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醚菊酯及其混配对贵州3个县(黄平、开阳、桐梓)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毒力,并通过交互测定法筛选出对褐飞虱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优选配方。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和醚菊酯对3县稻飞虱的LD50范围分别为0.00125~0.00175、0.00135~0.00169、0.01739~0.01850μg/头;与敏感品系相比,褐飞虱对吡虫啉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19.9~24.9倍),而对醚菊酯仍表现出敏感性。吡虫啉与醚菊酯和噻虫嗪与醚菊酯有效成分分别以1∶5和1∶7混配时对褐飞虱具有较高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66.93~198.23和174.29~188.74,其结果可为防治褐飞虱药剂汰选、混配用药及制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郁艳李明李荣玉樊龙飞卢春
- 关键词:褐飞虱毒力醚菊酯吡虫啉噻虫嗪
- 水稻和土壤中噻虫胺、啶虫脒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噻虫胺、啶虫脒在水稻和土壤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用乙腈提取样品,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采用Sun Fire^TMC18色谱柱和Waters 2487紫外检测器,以甲醇-水(体积比2∶3)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在254 nm波长下测定。结果表明,噻虫胺和啶虫脒在0.05-10.00 mg/L范围内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6 624.7x+1 018.6、y=7 942.0x+2 351.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6、0.99 94;水稻中噻虫胺和啶虫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1.2%-90.4%、90.9%-10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8%-3.62%、1.87%-3.63%;土壤中噻虫胺和啶虫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1.7%-86.1%、95.9%-99.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7%-3.20%、2.44%-3.62%。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常规分析检测。
- 樊龙飞李明李荣玉郁艳卢春
- 关键词:水稻土壤噻虫胺啶虫脒
- 褐飞虱对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的抗药性及其增效配方筛选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明确褐飞虱对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3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水平,筛选田间抗药性治理桶混配方,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对贵州3个地区(桐梓、黄平、开阳)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并研究了3种药剂相互混配对褐飞虱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对贵州3地稻飞虱的LD50范围分别为0.005 67~0.007 29、0.018 38~0.026 17、0.003 47~0.004 83μg/头;与敏感品系相比,褐飞虱对异丙威表现出低水平抗性(6.6~9.3倍),而对啶虫脒仍表现出敏感性。研究筛选出2个田间抗药性治理桶混优选配方:噻虫胺与异丙威1∶6和噻虫胺与啶虫脒4∶1(有效成分),它们对3地褐飞虱种群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分别达198.42%~228.80%和182.91%~308.51%,田间防效分别达87.55%和89.28%。该研究结果可为褐飞虱的抗药性治理、药剂汰选以及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樊龙飞李明李荣玉
- 关键词:噻虫胺异丙威啶虫脒褐飞虱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