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 宝鸡市城区多方言现象探微
- 2011年
- 双语现象或多语现象是指在同一个社会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亦即是指个人或群体能够并且经常使用至少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民族接触、语言接触带来的直接结果。但这种现象对于地处中国大陆内地的陕西省宝鸡市来说是几乎没有的,而双方言现象和多方言现象却普遍存在。
- 赵玲
- 关键词:双语现象多语现象
- 关陇方言与秦人性格研究——关陇区域方言差异与演变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方言的形成,往往与历史变迁、民族融合密切相关。在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长期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关陇地区杂糅多元的文化格局。而关陇地区正是秦人祖先的发祥地,这里的人民既有中原文化的精细,也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既有中原文化的追求"天人合一",又有北方少数民族追求多元宗教的痕迹,从而构成了关陇地区方言的俗雅一体、粗细兼容的格局,当然,从关陇地区人们的方言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该地区人们的一般性格,那就是:淳朴、正直、热情、忠厚。
- 赵玲
- 关键词:秦人方言性格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思路新探
- 2001年
- 高校校园是相对于其它亚文化的一种文化含量较多、层次较高的文化,是对社会的适应和超前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巨变,给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建设中,既要抓文化设施等“硬件”建设,又要抓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文化氛围的创新,校园精神的培育等“软件”建设。
- 周民赵玲
-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高校物质文化校园精神
- 语文教学与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
- 2008年
-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和加强学生灵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诗文教学则是学生灵感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
- 赵玲
- 关键词:语文教学灵感培养
- 简论中国艺术思维的基本形态被引量:1
- 2006年
- 中国艺术思维的基本形态包括:观察、摹形、情感、想象、象征、整体、妙悟。观察是中国艺术思维的起点之一;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就是从摹形发展而来的;中国艺术十分强调情感因素;想象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形态之一;中国艺术思维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中国艺术历来讲究整体性;妙悟是中国艺术思维的特有现象。
- 王炳社赵玲
- 关键词:情感妙悟
- 提高普通话测试效度的对策探究——以普通话“二乙”晋“二甲”为课案被引量:1
- 2005年
- 影响普通话测试效度(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是测试员素质的高低、测试前对应试者培训的强度、测试的组织和监督程度。对应试者语音标准的强化训练是提高其达标级次的关键。
- 赵玲
- 关键词:普通话测试效度
- 汉赋思维特征探析
- 2017年
- 汉代的赋体文学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汉赋以象喻志,这是隐喻思维的标准流程。汉赋在内容上着力"体物",而"体物"的目的则是为了"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这其实正是隐喻的方式。汉赋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在对隐喻方式的运用上可以说已经很成熟。汉赋大多采用假托的方式,实际上主要是艺术隐喻方式之一的借喻,也就是假借一个事物来表现某种情志。汉代的赋体作品,尤其是大赋作品,之所以在当时如此受到文人的厚爱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其关键因素就是隐喻思维方式的被看重和广泛应用。同时,汉赋也采用讽喻的方式实现其隐喻价值。汉赋在艺术意象的创造上具有很高的隐喻价值。
- 赵玲
- 关键词:汉赋借喻讽喻
- 关于音乐与文学媒介材料的异同性探微
- 2011年
- 音乐与文学之间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区别。无论从何种角度理解、分析,都会提高人们对音乐和文学本体规律、特征的进一步认识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各自实践活动健康的发展。
- 连雪梅赵玲
- 关键词:音乐文学声音语言
- 创新与创新教育刍议
- 2002年
- 对美国来讲 ,创新教育已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国 ,以创新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系统工程刚刚开始。我们必须全面树立创新教育这一观念 ;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体系 ;创设有利于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环境 ,从而为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 赵玲
-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研究知识经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观念
- 沈从文艺术创作的柔性之美被引量:2
- 2006年
- 沈从文的艺术创作表现出鲜明的柔性之美,具体表现在:同情弱者,追求人与自然合一;在意象营造上常常选取水、月、女人等阴柔之美的对象;在创作策略上常常用隐喻的方式反映都市中的病态现象;在语言运用上选用富有柔性之美的语言进行创作,作品充满自然柔性;总体上表现出一种柔性的美学风格。
- 赵玲
- 关键词:意象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