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科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改性电极材料对电容性吸附除盐及RO浓水的处理实验研究
- 经济增长同时,要求协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难度也逐渐增大。在水环境方面,更应该去发展循环用水以及节水型政策。近年来,电渗析、离子交换、反渗透等膜法以及生物法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工艺都会产生不同浓度的二次废水,长期积累必然...
- 张国科
-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吸附动力学氨氮去除
- 文献传递
- 黄河流域水权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兰州段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水权交易是用经济学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手段,通过建立健康的水权市场可以使水资源优化配置并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基于环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介绍了我国有关水权分配和水交易市场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构成黄河兰州段水权交易市场主体、市场客体、水权交易类型和水权交易方式等水权市场的要素,总结建立由流域向市级和市级向区县级两级水权分配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提出该段水权市场的运作机制模式,可为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市场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 王花兰张国科慕娅婷
- 关键词:水权交易水权市场水权分配
- 基于水交易市场模式的城市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以黄河兰州段为例
- 城市流域建设是流域生态维护的重点。针对在研究和实践中对生态补偿内容和水权、排污权之间存在内容交叉重叠可能性及黄河流域水交易市场实践落后的现状,笔者选择黄河上游面临严峻环境压力的重点流域兰州段,进行区段划分。以其为例,讨论...
- 张国珍张国科
-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水权排污权
- 碱改性活性炭纤维电吸附处理RO浓水效果及除盐动力学特性被引量:7
- 2019年
- 针对电吸附技术在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吸附效率问题,通过NaOH、KOH、氨水对ACF电极材料进行浸渍改性,采用SEM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分析的方法对改性前后ACF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前后ACF对反渗透浓水的去除效果和除盐动力学特性;探讨了碱改性前后ACF处理反渗透浓水的除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氨水改性ACF比表面积的增加,表面碱性基团增加、酸性基团减少;ACF理化特征的变化与改性剂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氨水改性ACF对反渗透浓水中电导率、氨氮、COD均有很好的降低或去除效果,而NaOH改性ACF对UV^254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碱改性ACF处理反渗透浓水除盐过程更符合Elovich动力学方程;碱改性ACF电吸附处理反渗透浓水时,对各污染物指标表现出选择性,且与未改性ACF相比,具有更好的降低或去除效果,同时,碱改性ACF电吸附除盐过程是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存的多相吸附过程,也会存在离子交换作用。
- 骆青虎武福平李锡锋张国科
- 关键词:电吸附活性炭纤维碱改性反渗透浓水除盐吸附动力学
- 几种碱改性ACF电极材料对电容性吸附处理RO浓水氨氮及其动力学研究
- 2015年
- 实验选用Na OH、KOH及氨水为电容性吸附电极材料活性碳纤维ACF的改性剂,通过比较原材料与几种改性材料去除盐分和氨氮效果,研究其电容性吸附氨氮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ACF相比未改性活性碳纤维电容性吸附污染物质发生变化,其中氨氮改性后ACF在盐分和氨氮去除上都表现出优越性,ACF-NH3除盐平均去除率达到9.69%,高于ACF-unmodified5.29%,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41.80%,高于改性前的27.33%;Na OH和KOH改性ACF在氨氮去除上均低于改性前,但其平均除盐率分别为6.53%、6.64%高于改性前;准一级、二级和Elovich经典动力学模拟其氨氮吸附动力学表明准一级和二级动力学具有更高的R2但其qe值误差较大,相比Elovich则能反应出其吸附趋势;另外,通过高斯多项式模拟结果和趋势均较经典动力学符合其吸附过程,R2均大于0.9557,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使用。
- 张国科张国珍慕娅婷刘萌
- 关键词:动力学
- 水窖底泥中氨氮释放动力学模拟
- 2015年
- 在不同温度和振荡速度的影响下,水窖底泥中氨氮解吸至上覆水中,会对上覆水造成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并探讨了温度和振荡速度对水窖底泥中氨氮释放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振荡速度增大能够促进水窖底泥中氨氮释放,且氨氮解吸平衡浓度增大;通过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两种动力学方程对氨氮释放过程的拟合效果较为接近,且温度影响下两种动力学拟合效果较振荡速度影响好一些(不同温度下其氨氮释放动力学拟合R2在0.91~0.97,而振荡速度R20.72~0.94);因此,窖水的水质可能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为窖水水质维护,窖水水质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 慕娅婷张国珍张国科马可王梦茹
- 关键词:氨氮温度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