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小芬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大蟾蜍
  • 1篇中华大蟾蜍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变化
  • 1篇蝌蚪
  • 1篇蟾蜍
  • 1篇黑眶蟾蜍
  • 1篇表型
  • 1篇表型可塑性

机构

  • 1篇丽水学院

作者

  • 1篇樊晓丽
  • 1篇林植华
  • 1篇李香
  • 1篇唐小芬
  • 1篇姚婷婷
  • 1篇金晶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浙江丽水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蝌蚪对水位变化的表型响应被引量:4
2015年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栖息地干涸将对生活在水中的无尾类幼体提出了挑战。通过浙江丽水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us)蝌蚪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水位变化的表型响应,检测表型可塑性的遗传性和环境近因性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头宽和体重影响不显著,对体长影响显著,其中逐减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慢波、恒高与快波、逐增水位依次减少;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发育历期以恒高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体长以逐减水位最大,恒低、快波和慢波水位显著偏小,逐增和快波水位居中;头宽以恒低水位最小,逐增水位居中,其余较大;体重以恒低水位最小、恒高水位最大,其余居中。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不显著;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对头宽影响不显著;恒低水位的变态时间最长,恒高水位的变态时间最短,其他水位变化之间差异不显著;恒高水位的体长最大,恒低和快波水位最小,其他居中;逐增和快波水位的体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不同的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蝌蚪响应水位变化的表型可塑性差异显著,长期在容易发生干旱和水位变化的冬季繁殖的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低,在雨水充沛的春季繁殖的黑眶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高,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的种间差异和遗传性;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两种蝌蚪体长的共同的表型变异与缺乏遗传基础的环境近因性影响有关;黑眶蟾蜍蝌蚪对低水位或水位下降作出减速分化的消极响应,响应程度与环境信号的强弱直接相关。
唐小芬樊晓丽林植华姚婷婷李香金晶周存通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蝌蚪水位变化表型可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