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宁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术后
  • 2篇七氟醚
  • 2篇芬太尼
  • 2篇复合丙泊酚
  • 2篇丙泊酚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预注
  • 1篇预注射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术后认知
  • 1篇术后认知功能

机构

  • 5篇葫芦岛市中心...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宁
  • 2篇赵静
  • 1篇温聪聪
  • 1篇李胜锦
  • 1篇佟雪光
  • 1篇王叔衡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讨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应用在老年患者行胃镜检查术麻醉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该院行胃镜检查术的80例患者,把其随机的分成丙泊酚组与复合麻醉组,其中复合麻醉组采取先静脉输右美托咪定,再静脉输丙泊酚进行治疗;而丙泊酚组仅静脉输丙泊酚,对两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程度以及心血管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丙泊酚组患者体动反应程度(Ⅰ-3、Ⅱ-18)、心动过速出现率为12.5%、呼吸抑制发生率为65.0%,复合麻醉组体动反应程度(Ⅰ-16、Ⅱ-18)、心动过速出现率为0%、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5%。组间进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应用在老年患者行胃镜检查术麻醉,其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刘宁
关键词:胃镜检查麻醉丙泊酚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8
2015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与丙泊酚静吸复合组(A组)与丙泊酚全凭静脉组(B组)各45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生理性指标、认知性指标、苏醒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各时点生理性指标差异无显著性,A组较B组认知性指标恢复快,A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A组苏醒性指标均优于B组。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可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刘宁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39例,随机将患儿划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七氟醚行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实验组21例予七氟醚及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记录两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术后镇痛、及是否发生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较低、发生率较低,镇静指数评分较高,呼吸功能恢复快、拔管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压及心率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进行全身麻醉时,麻醉效果良好,能够明显减少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生,降低患儿术后疼痛,并且呼吸系统恢复快,较小影响心血管系统,值得推广。
王叔衡赵静李胜锦温聪聪刘宁张坤
关键词:瑞芬太尼七氟醚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术后镇痛
乌司他丁对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L-1β、IL-6、TNF-α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肝脏肿瘤切除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用乌司他丁,对照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术后10 min、1 h、1 d、2 d四个时点的IL-1β、IL-6、TNF-α水平,肝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素-1(ET-1)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一氧化氮(NO)水平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术后1 h、1 d、2 d三个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术后1 d、术后2 d两个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控制并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肝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预后。
赵静刘宁佟雪光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乌司他丁白细胞介素1Β
预注射氯胺酮或帕瑞昔布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注射氯胺酮或帕瑞昔布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采用全身麻醉进行开腹子宫切除手术的57例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氯胺酮组、帕瑞昔布组以及对照组。在麻醉前,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帕瑞昔布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情况。结果氯胺酮组与帕瑞昔布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相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组、帕瑞昔布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注射氯胺酮或帕瑞昔布的方法,均可以对瑞芬太尼麻醉痛觉过敏起到缓解的作用。
刘宁
关键词:氯胺酮帕瑞昔布瑞芬太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