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苗苗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土地利用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及以上城...
  • 1篇地经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地形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分区
  • 1篇生态功能
  • 1篇生态网络
  • 1篇土地财政
  • 1篇土地经济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住房
  • 1篇网络
  • 1篇武汉城市圈
  • 1篇协同分析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武汉市测绘研...

作者

  • 8篇张苗苗
  • 4篇周晓艳
  • 2篇赵羲
  • 2篇庞小平
  • 2篇季青
  • 1篇何建华
  • 1篇石中玉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时空分布格局,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基本呈现以上海、南京、武汉等不同城市群中心城市向外逐步降低的“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2)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土地市场化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的直接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则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明显。3)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
周晓艳章芳张苗苗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长江经济带
土地财政依赖和土地供给结构对城镇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影响——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被引量:1
2021年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江荣灏周晓艳张苗苗
关键词:土地经济保障性住房土地财政城市发展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MSR-E ASI sea ice concentration product, MODIS and pseudo ship observations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edge
Performance of passive microwave sea ice concentration products in marginal ice zones and at ice edges draw mu...
赵羲苏昊月庞小平季青程子桉张苗苗石中玉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2
2021年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区域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研究其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推进库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三峡库区湖北段为研究对象,根据三峡工程建设时间节点,选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用InVEST模型评估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分布指数、地形位指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其地形梯度效应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主要为建设用地和水域大幅扩张,耕地面积小幅增加,林草地面积小幅减少;2)三峡工程一期移民结束后,部分地区生境质量有所提高;一期移民后至三峡工程全面竣工阶段,库区部分城镇周边和三峡大坝附近生境质量退化较明显;三峡工程全面运营后,库区生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位于低地形位的连片城镇化地区与工程建设区生境质量退化程度较大;中地形位零星分布的耕地开垦区域生境质量略有退化;林草覆盖度高的高地形位地区生境质量较为稳定;4)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显示,生境质量变化对不同地类变化的响应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在兴山县南部、夷陵区北部、秭归县南部与巴东县交界处,生境质量对林地变化响应较为显著;在巴东县南部的野三关镇等乡镇生境质量对耕地的变化响应较为显著;在兴山县北部、巴东县城周边、三峡大坝附近生境质量对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响应较为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三峡库区湖北段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过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及土地利用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周晓艳何依依黄欣张苗苗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加权回归三峡库区
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与面积的不确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已经成为提取极区海冰密集度的重要手段,其获取的海冰密集度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这样的误差进而会引起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和总覆盖面积的不确定性.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海冰密集度产品进行误差的模拟,对随机模拟影像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变异系数等指标量化随机误差带给南极海冰总覆盖范围和面积的不确定性.实验发现,当海冰密集度误差较小时,海冰覆盖范围的不确定性相比面积更大;当误差较大时,结论则相反.并且两者的不确定性都与分辨率和季节有关,分辨率越高,不确定性则越小,冬季比夏季的不确定性要小.
张苗苗庞小平赵羲季青张敏
关键词:海冰密集度不确定性蒙特卡洛方法
武汉城市圈三生功能时空格局及权衡与协同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对三生功能时空格局和功能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总结其时空分异规律、识别功能间的主要矛盾及冲突区域,是三生功能布局的重要思路。从土地多功能的视角出发,探讨1990—2015年武汉城市圈三生功能格局演化趋势,将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运用到探索不同功能间的关系中,为协调武汉城市圈三生功能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整体上,生产功能空间小幅扩张,但功能值略有减少;生活功能空间明显扩张,功能值也不断增加;生态功能空间面积和功能值均减少。微观尺度上,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空间变化呈现出较明显差异。如武汉市主城区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向外围扩张且方向性明显;江汉平原城镇密集区仙桃—潜江—天门的生产、生态功能空间均呈现一定程度的缩小,生活功能空间扩张等。武汉城市圈三生功能协调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是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之间的矛盾,但生产与生态功能的矛盾有减弱趋势;而生活—生态功能的矛盾冲突在不断加剧。未来在国土空间布局过程中,不仅应该严格管控生态用地面积,也要关注其内部用地结构变化及功能优化。在协调生产—生态功能矛盾的同时,需警惕生活—生态矛盾冲突加大的趋势。
周晓艳于沣玉张苗苗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我国工业用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联动初探——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工业用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联系紧密,以武汉市为例,基于2007年至2016年工业用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现状分析,利用工业用地一、二级市场的溢价率作为指标,采用协整检验探索两个市场间联动性的存在。结果表明,武汉市工业用地一、二级市场的溢价率均为负值,二级市场溢价率大于一级市场溢价率,相对土地一级市场而言,二级市场具有更大潜力。同时,武汉市一、二级市场间的溢价率在时间序列上协整,两个市场间存在以地价为基础,以溢价率为纽带的联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业用地一、二级市场联动性特点,提出加强一、二级市场联动和激发二级市场潜力的建议。
张苗苗
关键词:工业用地联动性协整检验
基于网络群组特征的生态管理分区--以武汉市为例
2024年
生态管理分区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生态差异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分区方法侧重生态功能属性,较少考虑生态斑块之间联系强度差异,忽视了斑块的群组结构。以武汉市为例构建生态网络,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视角,结合斑块空间组织和斑块联系强弱,运用凝聚子群方法,提取联系紧密的生态组分,将网络划分为异质性群组,基于网络群组特征和生态景观辐射范围进行分区覆盖分析,并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1)86条生态廊道连接研究区34处生态斑块,进一步形成8个生态群组;(2)多数群组内部连通性较好,北部群组之间联系较强,南部群组之间联系相对较弱;(3)依据群组结构功能特征,形成6大网络群组分区,通过与武汉市经济发展规划分区对比,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城市外围的分区网络稳定性较好,中部稳定性较差,识别分区内13个重要斑块和16条重要廊道,作为重点发展保护对象;(5)综合分区特征将6大分区确立为生态屏障区、生态控制区、生态改善区、生态修复区、生态开发区以及生态保育区,并提出生态发展差异化保护措施。研究将生态功能属性和空间结构属性进行有机关联并制定分区策略,为区域生态管理分区、生态保护规划提供新视角。
何建华袁毅张苗苗覃荣诺陈志朋
关键词:生态分区生态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