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晴 作品数:8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广州市珍稀濒危植物水松的种群现状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4 2016年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nunt.)K.Koch]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曾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生长。但由于近50 a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其野生种群和个体数量骤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水松评估为“极危”状态。文章以实测法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野生水松古树在近5 a间快速消亡,现仅存8个种群共14株个体,且半数处于生长不良或濒死状态;种群个体数量少,仅包括1~4株水松,无法进行自然更新;这些水松长期未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如不采取有效保育措施,残酷的生存压力可能导致大部分种群的快速死亡。因此,在广州地区开展水松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扩大种群的个体数量、开展水松的保护遗传学和监测人工林种群的遗传结构变化情况等研究,应成为目前保护和拯救本地区水松种群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必要策略。 陈雨晴 王瑞江 朱双双 蒋奥林 周联选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 水松 种群现状 保护生物学 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PD)对珍稀濒危植物水松的影响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nunt.)K.Koch)为我国Ⅰ 级重点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省中部及闽江的下游地区和江西省东北部.由于人类对其生境的严重干扰,目... 陈雨晴 王瑞江中国香港外来入侵植物 被引量:24 2018年 该文于2015—2016年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整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和危害状况等。结果表明:(1)中国香港有外来入侵植物共101种,隶属于36科77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植物的种类最多,有17种。(2)来源于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占入侵植物总数的77.2%。(3)外来种类中草本植物占了绝大多数,占总种数的80.2%。(4)恶意入侵与严重入侵植物共42种,占总种数的41.6%。同时,通过与邻近的珠海、深圳、澳门、广州四个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比较,提出了珠三角区域共防共治外来植物入侵、保障环境生态安全的建议。 蒋奥林 朱双双 陈雨晴 陈雨晴 王瑞江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 生活型 极小种群植物水松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极小种群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on ex D.Don)K.Koch)是著名的孑遗植物,被列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等级,且种群数量仍在继续减少。水松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东南地区以及越南和老挝。本研究对我国42个水松种群周边植被、种群健康状况、群落干扰类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等进行了调查,采用系统发育多样性相关指数对该物种所在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对水松种群状况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人为干扰对所在群落的影响越严重,种群的健康状况愈差;具有较高系统发育多样性水平(PD值)的群落内水松种群状况良好;入侵物种的存在会使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聚集,系统发育多样性水平降低。因此,在对水松种群进行保护时,要尽量减少群落中人为恶性干扰因素和外来植物的入侵威胁,以增强水松种群和个体的健康水平,维持群落系统发育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水松种群抵抗力和恢复力的稳定性。 陈雨晴 朱双双 朱双双 文香英 黄向旭 文香英 黄向旭关键词:极小种群 系统发育多样性 保护生物学 水松 中国耳草属(茜草科)植物新记录种 被引量:2 2015年 首次报道了蓝花耳草(Hedyotis affinis Roem.&Schult.)在我国的分布新记录,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陈雨晴 郭兴 王瑞江关键词:分类学 中国瓜馥木属(番荔枝科)一新记录种 被引量:2 2017年 报道了中国番荔枝科瓜馥木属(Annonaceae:Fissistigma)一新记录种——瘤果瓜馥木[F.thorelii(Pierre ex Finet&Gagnep.)Merr.]。该种在中国产于云南省红河县,凭证标本保存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幼枝、花、果均被褐色粗短硬毛,且果实表面布满瘤状突起。 谭运洪 陈雨晴 薛彬娥关键词:番荔枝科 新记录种 2008-2016年间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1 2017年 为了解2008-2016年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近期对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有38科112属144种,比2008年分别增加了40.7%、89.8%和97.3%。新增加的71种植物主要有豆科(Fabaceae)14种、菊科(Asteraceae)13种、旋花科(Convolvulaceae)6种、禾本科(Poaceae)6种和茜草科(Rubiaceae)5种。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共104种),多为陆生草本植物。广州约一半以上的外来植物是通过人为有意引进,进而形成入侵的。恶意和严重入侵的植物种类约占入侵物种总数的40%,表明广州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已经面临着严重威胁。因此,需加强对广州市外来植物入侵动态的监测,提高对外来陆生草本植物引入危害风险的评估,并开展对外来入侵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以构建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蒋奥林 朱双双 李晓瑜 陈雨晴 郭晓明 李仕裕 王发国 王瑞江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安全 2008-2016年间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变化分析 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来源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危害等级等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截止到目前,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共计有38 科 111 属146 种,比2008 年的27 科59 属7... 蒋奥林 朱双双 陈雨晴 郭晓明 王瑞江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