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方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闭塞
  • 2篇预后
  • 2篇胃癌
  • 2篇胃癌患者
  • 2篇系膜
  • 2篇细胞
  • 2篇坏死
  • 2篇灌洗
  • 2篇腹腔
  • 2篇腹腔灌洗
  • 2篇腹腔游离
  • 2篇癌患者
  • 2篇癌细胞
  • 2篇肠坏死
  • 2篇肠系膜
  • 2篇肠系膜血管
  • 2篇肠系膜血管闭...
  • 1篇动脉
  • 1篇性疾病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梁斌
  • 5篇刘大方
  • 4篇王杉
  • 4篇叶颖江
  • 3篇杨晓东
  • 3篇尹慕军
  • 3篇谢启伟
  • 3篇沈超
  • 2篇刘欣
  • 1篇姜可伟
  • 1篇赵晓涛
  • 1篇颜艺超
  • 1篇杨阳
  • 1篇李韬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预测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索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于开腹探查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1995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依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肠坏死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全组男性39例(61.9%),女性24例(38.1%),年龄为31~82(58.8±12.7)岁;其中有29例(46.O%)患者发生肠坏死。随访13~268(中位数29)个月,肠坏死者中有72.4%(21/29)完成随访;未发生肠坏死者有85.3%(29/34)完成随访;两组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908,P=0.015)。单因素分析显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Х^2=18.535,P=0.000)、休克(Х^2=7.775,P=0.007)、腹膜刺激征(Х^2=11.533,P=0.001)、B超或cT发现肠壁改变及血流信号异常(Х^2=14.344,P=0.000)、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Х^2=4.498,P=0.034)、D-二聚体(Х^2=6.680,P=0.010)、乳酸脱氢酶(x。6.513,P=0.011)、血清白蛋白(Х^2=3.914,P=0.048)、血尿素氮(Х^2=11.377,P=0.001)、血pH值(x。=15.887,P=0.000)、血乳酸(X。17.134,P=0.000)以及碱剩余(Х^2=6.674,P=0.010)与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肠坏死有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OR=28.945,95%CI:2.294。365.199,P=0.009)、血pH值〈7-35(OR=13.174,95%CI:1.157—150.027,P:0.038)、B超或cT发现肠壁改变及血流信号异常(OR=4.857,95%CI:1.110~21.253,P=0.036)为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发生肠坏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预后不良。出现酸中毒、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B超(或CT)发现�
刘大方叶颖江谢启伟尹慕军杨晓东梁斌王杉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肠坏死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早期预测因素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肠管坏死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于开腹探查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5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9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12例患者出现肠坏死,与未出现肠坏死的17例患者相比预后不良(Х^2=14.867,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肠坏死的潜在性预测因素包括10个:D-二聚体≥600μg/L(Х^2=11.455,P=0.002)、INR≥1.2(Х^2=3.948,P=0.047)、pH值〈7.4(Х^2=8.191,P=0.004)、碱剩余〈-1.0mmol/L(Х^2=8.191,P=0.004)、血乳酸≥2.2mmol/L(Х^2=7.535,P=0.006)、血BUN≥6mmol/L(Х^2=10.076,P=0.002)、CK≥80U/L(Х^2=8.191,P=0.004)、LDH≥210U/L(Х^2=13.079,P=0.000)、AST≥25U/L(Х^2=10.076,P=0.00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Х^2=10.076,P=0.002)。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发生肠坏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不良:出现凝血异常、肝、肾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应警惕肠坏死的发生并争取尽早行手术探查。
刘大方郝小强叶颖江谢启伟尹慕军杨晓东梁斌王杉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肠系膜上动脉肠坏死
胃癌患者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intraperitoneal free cancer cells,IFCCs)的阳性率.分析不同时点IFCCs的检测结果与胃癌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的119例胃癌患者,取开腹后即刻、手术操作完成后即刻、冲洗腹腔后3个时间点,分别以300~400ml生理盐水灌洗腹腔并收集灌洗液,进行传统离心法细胞学、滤膜法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方法检测IFCC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胃癌患者生存曲线。结果3个时点传统细胞学法检测IFCCs的阳性率分别为16.8%、20.7%、11.2%,免疫细胞化学法阳性率分别为28.6%、38.8%、20.7%,RT—PCR法阳性率分别为39.3%、69.5%、50.8%。RT—PCR法检测IFCCs的阳性率高于传统细胞学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P〈0.05)。开腹后即刻时点.经任一方法检测1FCCs阳性患者的短期预后较阴性患者差(P〈0.05)。手术操作完成后即刻时点,仅传统细胞学法检测IFCCs阳性患者的短期预后较阴性患者差(P〈0.05)。结论IFCCs阳性胃癌患者的短期预后较阴性患者差;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前为检测IFCCs的最佳时机;手术操作可能增加IFCCs的脱落风险,手术操作完成后腹腔冲洗可减少IFCCs。
刘大方沈超沈超郑智元刘欣刘欣叶颖江谢启伟尹慕军杨晓东姜可伟赵晓涛赵晓涛梁斌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灌洗肿瘤转移预后
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结合我院2例小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并作分析报道。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病程均在1年以内,病理均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后均进行术后化疗,1例患者术后24个月无复发。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多为转移性,原发性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少见,胃肠道转移性黑色素瘤可以发生于原发病灶切除数年之后,约4%-12%没有明确的原发病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间断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腹部肿块。外科手术是首要的治疗手段。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选择和能否进行根治性切除。早期诊断和进行彻底切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大小、原发部位、能否进行根治性切除以及从原发病灶切除至胃肠道转移的间隔时间是独立的预后因素。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和免疫靶向药物是未来黑色素瘤研究的新方向。结论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转移早,对有黑色素瘤病史的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应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孤立的病变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应积极进行辅助药物治疗。
沈超叶颖江颜艺超杨阳刘大方李韬王杉梁斌
关键词:黑色素瘤胃肠道靶向药物
胃癌患者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Intraperitoneal free cancer cells,IFCCs)阳性率,分析不同时点IFCCs 检测结果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周宇石沈超刘大方郑智元刘欣梁斌
关键词:腹腔灌洗预后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