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克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阴式
  • 2篇阴式子宫
  • 2篇阴式子宫切除
  • 2篇阴式子宫切除...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切除
  • 2篇子宫切除术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再狭窄
  • 1篇支架内再狭窄

机构

  • 6篇合肥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理工职业...

作者

  • 6篇吴克霞
  • 1篇李惠萍
  • 1篇朱晓惠
  • 1篇严玮

传媒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常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
黄迎莉吴克霞
关键词:护理阴式子宫切除术超声刀腹腔镜
文献传递
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特点差异及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病变特点差异,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CI的17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78例,老年组(年龄≥60岁)92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分析两组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病变支数、累及血管和冠脉钙化、弥漫性狭窄情况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中青年组PCI术后ISR发生率为10.26%,老年组ISR发生率为1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吸烟史、TC、LDL-C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存在一定差异,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负担更重,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变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严玮刘圣好吴克霞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浅谈96例膝关节镜手术护理配合要点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术中护理质量。方法:对96例因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行关节镜术,术前患者充分准备,术中按照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要点积极配合,术后正确保养关节镜。结果:9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完善的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的保证。
黄迎莉吴克霞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手术护理
超声刀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常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
黄迎莉吴克霞
关键词:护理阴式子宫切除术超声刀腹腔镜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25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认为腹腔镜治疗具有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及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也认为,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关键。结论: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使用改变了护理的观念,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难度。
吴克霞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手术护理
直型留置针改良操作流程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直型安全留置针改良操作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直型安全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德国贝朗公司培训的操作流程,套管进入血管后,操作者左手用"V"形加压法,即中指按压套管尖端血管,食指固定针梗,同时右手拔出针芯,连接已排气的延长管及输液器。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流程,套管进入血管后,不使用"V"形加压法按压套管尖端血管,而采用操作者将患者前臂抬高约60°,同时左手稍固定针梗,右手拔出针芯,观察外套管中的血液即将到达管口时,连接已排气的延长管及输液器。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血液回流污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直型安全留置针的改良操作流程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感染风险。
严玮李惠萍朱晓惠吴克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