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主义
  • 4篇教学
  • 4篇教学模式
  • 4篇高校
  • 3篇思政
  • 3篇思政课
  • 2篇道德
  • 2篇哲学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基...
  • 2篇马克思主义基...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教学模式创新
  • 2篇高校思政
  • 2篇高校思政课
  • 2篇阿伦特
  • 2篇本原
  • 1篇道德哲学
  • 1篇形而上学

机构

  • 9篇湖北警官学院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作者

  • 12篇李娟
  • 3篇白刚
  • 1篇马艳英
  • 1篇邹俊杰

传媒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社科纵横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立体教学模式探析
2023年
“四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着逻辑和内容上的契合之处,建构“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立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这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以理论鲜活化、内容专题化、手段现代化、学生活跃化、形式多样化、实践深度化、考评多维化为导向,以线上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为载体,打破师生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主体间性的沟通机制。既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理论深度,又彰显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娟邹俊杰
关键词:立体教学模式
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被引量:6
2018年
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意味着其一无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一些优势。只有将思政课教学与慕课有机结合,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才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出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除了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时代化、现代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彭文刚李娟
关键词:思政课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论析
2024年
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的劳动教育有待于建立真正使学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大思政课”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推动劳动教育入脑入心入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从四个方面塑造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改变大学生对劳动观念的误解,强化劳动教育的“思政”属性,构建学校课堂,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协同统一的劳动教育体系,并制订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标准。
李娟彭文刚
关键词:劳动教育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2021年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境。挑战和困境的表现是什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困境?这些问题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思政课的教与学、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高校思政课的话语逻辑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方案。
彭文刚李娟
关键词:自媒体思政课教学
从“超越现实”到“现实超越”:论马克思的道德哲学革命被引量:1
2021年
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一直以来遭受误解,诸种误读导致的后果是马克思所实现的理论变革被遗忘。只有在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发展谱系中才能合理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是近代道德哲学遭遇危机的产物,它体现出一种超越现代性道德哲学的思想努力。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马克思破解了道德之谜,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根源和利益基础,在批判阶级道德时马克思暗示了“真正的人的道德”。“真正的人的道德”的致思逻辑展现了一种后形而上学的视野,同时又从根本上超越了后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的问题域。马克思始终在社会实践的地基上考察道德问题,从“超越现实”的立场转化到“现实超越”的立场,实现了道德范式的革命,不仅有效地解释了世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李娟彭文刚
关键词:道德哲学
革命与建构政治自由空间——论阿伦特的政治本体论
2012年
阿伦特区分了革命与解放,在她看来,革命以自由为目的,但解放是使人从必然性的领域中解脱出来。尽管后者是前者的前提,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自由的空间是一个以"显现"为特征的公共领域,而同情作为一种私人的情感是反政治的;解放则要解决必然性领域的匮乏问题,同情正是在此领域中获得了基础,这恰好是与"政治"相反的。阿伦特从她的立场批判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但很显然这是一种对马克思的误解。
李娟
关键词:人权公民权利
康德伦理学中道义与功利的内在张力被引量:1
2016年
康德为了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对世界进行了二元区分,并认为这两个领域之间是根本异质的。康德道德律只能是普遍性的法则而不能是带有个体性因素的准则,在此意义上,康德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既坚持道义原则高于功利原则,又拒斥感性和功利。康德认为作为道德的主体,人只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存在者,所以幸福或功利是人的至善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在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道义与功利之间存在内在的张力,但这恰好展现出康德对道德的独特理解。只有在这种二元论的张力中,道德的真实意义才得以呈现出来,康德赋予人的理性对于感性欲望的斗争、挣扎以根本重要性价值,这正是康德的实践理性的良苦用心。
李娟白刚
关键词:伦理学道德功利形式主义
理论、实践、价值:“四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三个维度
2023年
“四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四史”之历史性显原理之真理性,推动原理具体化、生活化,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求知特点,必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四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丰富的案例、翔实的材料佐证了理论改变世界的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旨趣通过“四史”得以充分体现。“四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世界的实践史凸显价值之崇高性,必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升华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李娟马艳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启蒙理性的双重内涵及其超越被引量:1
2013年
启蒙理性属于启蒙时代人们的知识理性范畴。启蒙的批判精神受到形而上学同一性逻辑的支配而窒息,各种反启蒙的哲学样式虽然从不同的理论立场来批判启蒙,但本质上仍然屈从于启蒙的思维逻辑而未能摆脱形而上学的纠结。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指明了启蒙视域中被遮蔽的根本维度——社会现实。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意识形态批判真实地超越了启蒙运动的逻辑,揭示了其社会现实生活的基础,并为启蒙理性的探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向。
李娟白刚
关键词:启蒙理性同一性
“情景再现”教学模式在高校“马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部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存在较大偏见,认为该课程教条、枯燥、难于理解、过于理论化而与现实的关联度不高,难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展现马克思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传达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路径。"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对"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恰当的运用,才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被大学生所接受。
李娟
关键词:情景再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