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诚
-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MDT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肿瘤章节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普通外科学是外科系统中疾病谱非常广的一门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系统^([1]),多数患者病情急、重且复杂,需要医务人员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快速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2])。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恢复真实的临床场景,促使学生发现和发展新的学习领域^([3])。
- 陈永诚李杨宏卢冠铭马燕飞陆金兰黄前方罗志斋
- 关键词:普通外科肿瘤学
- 老年女性乳腺癌根治术中氟-芬和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氟-芬合剂与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后期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及全凭静脉麻醉,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实验组予氟-芬合剂及氯胺酮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一般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前至停氧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在术后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疼痛、躁动、导管不耐受)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手术时给予氯胺酮及氟-芬合剂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仕英马燕飞卢冠铭陆金兰李天资陈永诚胡庆红王淑娴余艳蓉
- 关键词: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乳腺癌根治术安全性
- 中药对改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情况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药改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凝血纤溶紊乱功能的情况。方法:给予介入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药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并与单纯介入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10例健康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均有好转(P<0.01或P<0.05),对照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无好转(P>0.05);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已经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5),对照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未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Ps、vWF、uPA和PAI水平均有好转(P<0.05),对照组uPA水平有好转(P<0.01);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s、vWF和PAI水平已经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5),对照组Ps、vWF、uPA和PAI水平均未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1或P<0.05)。结论:中药可改善介入治疗HCC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康复。
- 卢冠铭黄照权梁烨李天资陈永诚陆高翔蓝家富李清锋
-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中药治疗
- 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中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费用、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227.7±18.3)分钟,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139.6±12.8)分钟,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为(18476.8±2044.7)元,对照组患者住院的费用为(14102.7±1385.4)元,观察组患者住院的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35.4±7.4)ml,对照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为(57.8±6.9)ml,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没有显著差异,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瘢痕小等优点,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术者使用腔镜操作缺乏触感,灵活性不足,使患者手术的时间被延长,增加了患者住院的费用。
- 马燕飞卢冠铭陈永诚覃强黄剑
- 关键词:乳腺癌
- 不同分子亚型老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临床中老年性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67例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依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组织学分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对患者进行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uminal B比例最高,其次三阴性型、Luminal A、和HER-2过表达型,比例分别为59.9%、15.0%、13.1%、12.0%。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和三阴性型以及HER-2过表达型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分子亚型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型和HER-2过表达型远处转移率明显的高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3年生存率明显的高于三阴性型、HER-2过表达型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老年性乳腺癌不同的分子亚型与预后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
- 马燕飞郭鹏威卢冠铭李天资陈永诚黄仕英陆金兰胡庆红
- 关键词:老年乳腺癌分子亚型预后
- nm23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 nm2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 SP 法检测癌组织中 nm23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2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阳性表达率66.7%(80/120)。临床分期中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15/20)、70.0%(35/50)、62.5%(26/40)、50.0%(5/10);肿瘤≤2.0 cm、2.0~5.0 cm、>5.0 cm 的 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45/60)、67.5%(27/40)、40.0%(8/20);浸润性癌与非浸润性癌 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2%(65/90)、50.0%(15/30);淋巴结转移中阴性、0~3个和>3个 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30/40)、70.0%(35/50)、50.0%(15/30)。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在临床 TNM 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中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 nm23基因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浸润和转移以及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将其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马燕飞浦涧卢冠铭陈永诚覃强黄剑
- 关键词: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 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探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术后不同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两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三阴组乳腺癌特点。三阴性乳腺癌发病以≤50岁、绝经前、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不同时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高于非三阴组(P<0.05);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特点为年龄小、绝经前、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局部复发、远端转移率高,与肿瘤直径无关。预后争议明显,可能存在其它亚型。
- 马燕飞卢冠铭陈永诚覃强黄剑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 miR-93表达与甲状腺腺瘤手术应激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关联性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miR-93表达与甲状腺腺瘤(TA)手术应激胰岛素抵抗(EIR)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氧化酶法检测32例TA合并EIR(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用qRT-PCR检测miR-93表达水平,并与32例单纯TA组(对照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C、TG、FBG、FINS和miR-93水平分别为(6.4±0.6)mmol/L、(2.4±1.0)mmol/L、(6.3±0.5)mmol/L、(36.2±12.6)MIU/L和1.83±0.61;对照组分别为(6.3±0.6)mmol/L、(1.9±1.0)mmol/L、(6.0±0.5)mmol/L、(20.5±10.3)MIU/L和2.95±0.49;健康组分别为(5.1±0.7)mmol/L、(1.4±0.7)mmol/L、(5.1±0.6)mmol/L、(17.7±9.1)MIU/L和3.44±0.4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miR-93表达水平分别为1.82±0.62和2.93±0.49,实验组TG、FBG和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和健康组(P<0.01),实验组miR-9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和健康组(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miR-9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93表达水平与TC、TG、FBG和FINS呈负相关。结论 miR-93在TA患者呈低表达,在EIR患者也呈低表达,miR-93表达水平与TC、TG、FBG和FINS呈负相关;miR-93作为保护性因素而不是致病因素参与TA手术EIR的发生和发展。
- 卢冠铭潘运龙李震东浦涧李天资梁烨马燕飞罗志斋陈永诚李近都
-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MICRORNA
-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虽然大部分PTC患者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甚至死亡。因此,P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的原因及对PTC患者的预后预测获得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与PTC的关系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SII、PD-L1与PTC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复发、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杨金混陈永诚曾冬云黄丽芬卢圻宁源佳田琰清韦花媚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治疗
- 一种新型试纸试剂检测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试纸试剂检测盒,包括检测盒主体、顶盖、上密封条、对比标签栏、活性炭滤网和压缩风机,所述检测盒主体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底部的四周设置有上密封条,所述顶盖底部且位于上密封条之间设置有对比标...
- 卢冠铭陆金兰韦忠恒马燕飞陈永诚杨录新玉奇生余艳蓉李新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