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他莫昔芬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脱硫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离子
  • 2篇离子色谱
  • 2篇离子色谱法
  • 1篇蛋白结合率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杏仁
  • 1篇血浆蛋白结合
  • 1篇血浆蛋白结合...
  • 1篇熏硫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刘鹏
  • 3篇孔垂泽
  • 2篇张宇曦
  • 1篇王海明
  • 1篇陈莹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0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CT值肾癌的诊治体会
肾细胞癌多为实性,其平扫CT值多在30~50Hu之间,但有一部分特殊肾癌,平扫CT较低(在10~30Hu之间),影像学检查不易确定诊断,给临床定性诊断带来较大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我们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
王海明刘鹏孔垂泽
葛根饮片的脱硫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建立葛根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含量测定方法,以5%Na HCO3溶液为脱硫液,考察用超声波处理脱除葛根饮片中二氧化硫的工艺。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S11A阴离子色谱柱,流动相为10 mmol/L KOH溶液,体积流量为1. 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处理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二氧化硫残留量为考察指标,兼顾葛根素的损失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脱硫工艺。葛根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线性范围为1. 0~50. 0 mg/L(r=0. 999 8),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n=6),加样回收率为95. 53%~102. 77%(RSD为1. 52%,n=9)。最优脱硫工艺为按液料比10∶1加入5%Na HCO3溶液,超声波功率135 W处理8 min,可去除70%以上的二氧化硫残留,过程中葛根素损失不超过10%。二氧化硫为水溶性物质,葛根素在水中微溶,文章兼顾葛根素的损失率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脱除率,优化脱硫工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葛根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脱硫方法简便可行,易于推广,为葛根饮片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该研究也为药效成分具有类似理化性质的中药脱硫工艺设计提供思路。
郑莹刘鹏
关键词:脱硫超声波二氧化硫残留量离子色谱法葛根素
他莫昔芬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
张宇曦孔垂泽安康刘树民张崇伦刘鹏王雪松
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张宇曦孔垂泽安康刘树民张崇伦刘鹏王雪松
熏硫苦杏仁药材的脱硫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考察用超声波处理脱除熏硫苦杏仁中二氧化硫的工艺。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熏硫苦杏仁药材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S11A阴离子色谱柱,流动相为10 mmol/L KOH溶液,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以二氧化硫残留量为考察指标,兼顾苦杏仁苷的损失率,以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处理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脱硫工艺。结果硫酸根离子的线性范围为1.0~50.0 mg/L(r=0.999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标准偏差均不大于5%。加样回收率在96.30%~102.08%(RSD为2.27%,n=9)。最优脱硫工艺为按液料比10∶1加入5%NaHCO3溶液,在135 W功率下超声波处理5 min,可去除80%以上的二氧化硫残留,过程中损失苦杏仁苷不超过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为熏硫苦杏仁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郑莹刘鹏
关键词:脱硫苦杏仁二氧化硫离子色谱法
HPLC-超滤法测定雷公藤红素与家兔、大鼠、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测定雷公藤红素在家兔、大鼠和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滤法分离测定游离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离体大鼠、家兔和人血浆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80∶20,V/V),检测波长为425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结果:0.52、2.08、8.32 mg/L雷公藤红素在大鼠、家兔和人血浆中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10-16.64 mg/L(r分别为0.999 5、0.999 6、0.999 5);血浆样品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15%,在37、25、4℃下1 440 min内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在0.52、2.08、8.32 mg/L质量浓度下雷公藤红素与人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4.62%、81.24%、83.14%,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9.44%、78.61%、78.15%,与家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7.86%、68.71%、69.23%。结论:雷公藤红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其质量浓度无关;雷公藤红素与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其次为大鼠和家兔。
刘鹏陈莹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超滤法血浆蛋白结合率体外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