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李春婷“补土伏火”法论治口疮案例2则被引量:2
- 2019年
- 李春婷认为口疮病因病机除心脾积热及虚火上炎外,还有脾胃虚弱、浮火上游,故重视调补脾胃,对反复发作的口疮,每以“补土伏火”法论治,常用补中益气汤或理中汤加减治疗,收效甚佳。
- 王培李春婷
- 关键词:口疮补中益气汤理中汤
- 基于CiteSpace分析近十年中医药领域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趋势
- 2024年
-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十年中医药领域胃癌前病变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推测其发展趋势,挖掘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2013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纳排标准进行筛选,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的图谱。结果 共纳入2210篇文献,涉及453位作者、339家机构,其中主要研究者有潘华峰、丁霞、李佃贵、周斌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频关键词有疗效观察、hp感染、脾胃虚弱、数据挖掘、临床研究等。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网络药理学。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结构显著、可信度较高(Q=0.8645>0.3,S=0.9479>0.7),共生成自然聚类30个,前15个自然聚类中涉及临床经验挖掘、疗效观察、机制研究、meta分析、中医证候研究等方面。结论 各地机构的研究者们因研究生师生关系各自组建研究团队,团队内部关系紧密,而团队间的外部联系较少,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亟需加强。本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辨治经验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疗效机制研究是新兴热点,研究前景乐观,其中“多基因-多靶点-复杂疾病”模式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具备较高研究潜力。
- 李欣怡安振涛徐婷婷王培朱方石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CITESPACE文献计量学
- 补肾精、益天癸中药在经断前后诸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经断前后诸症是指妇人经断之年,因肾精虚衰、天癸枯竭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经水不调(经期或提前或推后、量或多或少、色质或粘稠鲜红或清稀暗淡)、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现代医学称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 王培
- 关键词:经断前后诸症卵泡颗粒细胞中药治疗疗效评价
-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消化系疾病领域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食管癌、胃癌及胃炎、胰腺癌、胰腺炎、肝癌及脂肪性肝病、老年性便秘等疾病的网络药理学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中医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中药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等,提出问题与展望,为研发中药创新药物提供思路。
- 郑雪王培王培朱方石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中医药消化系统疾病
- 龙柴方含药血清联合恩替卡韦对HepG2.2.15肝癌细胞中P-糖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龙柴方对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龙柴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龙柴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龙柴方药液9.84、19.68、39.36 g/(kg·d)灌胃,空白组给予和龙柴方中剂量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7天后制备含药血清。将HepG2.2.15肝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培养基)、空白血清组(100%空白血清∶培养基=1∶9)、恩替卡韦组(15μmol/ml恩替卡韦∶培养基=1∶9)及恩替卡韦+龙柴方低、中、高剂量血清组(15μmol/ml恩替卡韦∶100%龙柴方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培养基=1∶1∶8),培养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表达量;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P-gp)、蛋白激酶B(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蛋白表达。结果各组HepG2.2.15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恩替卡韦+龙柴方中、低剂量血清组HBV DNA水平、HBeAg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对照比较,恩替卡韦+龙柴方中剂量血清组HBsAg表达量降低(P<0.05)。与空白血清组和恩替卡韦组比较,恩替卡韦+龙柴方低剂量血清组PI3K蛋白表达降低,恩替卡韦+龙柴方中剂量血清组PI3K、AKT、P-gp蛋白表达均降低,PTEN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恩替卡韦组+龙柴方高剂量血清组比较,恩替卡韦组+龙柴方中剂量血清组HBV DNA水平降低,PTEN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龙柴方对恩替卡韦抗HBV产生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ETN蛋白,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下调P-gp表达有关,且以中剂量效果最佳。
- 郑雪严展鹏严展鹏徐婷婷王培徐婷婷徐婷婷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恩替卡韦P-糖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
- 加味五七散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对大鼠胃黏膜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目的: 随着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率增加,临床上相关性胃病也逐渐增多。本文即观察加味五七散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P-P38MAPK、TNF-α、PGE2、IL-1表达的影响,分析加味五七散治疗NSAIDs...
- 王培
- 关键词:胃溃疡胃黏膜信号通路
- 薛博瑜防治肝性脑病五法被引量:8
- 2020年
- 薛博瑜教授智圆行方,兼收并蓄,匠心独运,治验颇丰,薛师认为肝性脑病发病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大肠、脑多个脏腑,病理因素包括风、火、痰、虚、毒,病机包含肝体不舒,阳郁生风;火热炽盛,内闭心包;痰湿内盛,蒙蔽神窍;肝肾阴亏,虚阳上扰;肠毒内生,神明暓乱5个方面。故临证时常采用疏肝息风、清心开窍、健脾化湿、滋阴潜阳、通腑泄浊五法以防治肝性脑病,并时时重视疏肝养肝,以肝为本,却不囿于一脏一因,整体出发,兼顾脏腑,虚实标本,衷中参西,病证结合,辨证治之。
- 钱斐薛博瑜王培王锦
- 关键词:肝性脑病中医治疗
- 金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被引量:8
- 2019年
- 介绍金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金实教授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以虚热瘀毒为基本病机,并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原则,提出"辨证除症治标、逆转萎缩治本"的"两点论"治则,以健脾和胃,清化瘀毒为治疗大法,创制"加减连苏饮""萎胃汤"等,分治标本,常有效逆转病理性萎缩,预防胃癌。
- 王培金实李春婷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金实教授
- 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大鼠胃组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虚证大鼠胃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55只健康SD大鼠采用MNNG+雷尼替丁法制造CAG脾虚证大鼠模型,干预24周后选取其中5只观察其胃黏膜形态确认造模是否成功,剩余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脾益气方低[13.1 g/(kg·d)]、中[26.2 g/(kg·d)]、高剂量组[52.4 g/(kg·d)],以及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叶酸2.7 mg/(kg·d)+替普瑞酮13.5 mg/(kg·d)],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健康SD大鼠作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六组均灌胃干预8周,记录其状态和体重,采用HE染色观察其胃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血清促胃液素、生长抑素(SST)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其胃组织中Ki67、Notch1、Notch2、Hes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组毛色白有光泽,活动积极。模型组毛色黄易脱落,活动量减少。阳性药组及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毛光亮,活动量高。模型组体重低于空白组,健脾益气方中、高剂量组体重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胃黏膜上皮层次清楚,腺体正常。模型组胃黏膜上皮变薄,腺体减少,排列疏松、杂乱,可见杯状细胞。其余四组胃黏膜上皮增厚,腺体增加,排列趋向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模型组血清促胃液素、SST水平均低于空白组,且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血清促胃液素水平高于模型组,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SST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Ki67、Notch1、Notch2、Hes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且健脾益气方低剂量组Ki67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Notch1、Notch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Hes1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气方能够改善脾虚型CAG大鼠胃黏膜萎缩�
- 徐雨璇严展鹏徐婷婷王培郑雪朱方石
- 关键词:健脾益气方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增殖NOTCH信号通路
- 五七散对NSAIDs相关性胃病大鼠胃粘膜COX-2、TNF-ɑ表达的影响
-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SAIDs相关性胃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轻者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重者造成大面积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穿孔甚至危及生命.本研...
- 陈涤平郑亮王培
- 关键词:胃病实验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