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素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健康
  • 3篇病患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老年
  • 2篇冠心病
  • 2篇冠心病患者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7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吴素华
  • 3篇宗立庚
  • 2篇张秀洲
  • 2篇贺树凤
  • 2篇郭金荣
  • 2篇李静
  • 1篇姜风琴
  • 1篇刘月荣
  • 1篇王珍
  • 1篇吕钰
  • 1篇董邢萍
  • 1篇张玲玲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2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护理干预对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依从性、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积极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调降血脂,明显抑制炎症因子,减少炎症反应,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吴素华张秀洲宗立庚李静
关键词:护理干预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在肾动脉狭窄介入诊疗中的作用
2009年
吴素华李静
关键词:健康教育肾动脉狭窄介入
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噻氯吡啶与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心腔内附壁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对附壁血栓大小进行测定。结果噻氯吡啶组有效率为92.0%,华法林组为88.0%。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氯吡啶、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中效果均满意,但应用噻氯吡啶不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比值),应用更安全。
宗立庚吴素华姜风琴吕钰贺树凤
关键词:噻氯吡啶华法林
跨理论模型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 TTM)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2月采用系统抽样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一对一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行为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TTM的健康行为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GSES)、冠心病健康信念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 HPLP-Ⅱ)的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健康信念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干预后GSES评分为(30.5±5.9)分,对照组为(27.2±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8,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冠心病健康信念量表总分为(50.7±4.4)分,对照组为(45.0±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3,P〈0.01);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的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健康职责、营养4个维度评分和总均分分别为(2.68±0.63),(2.71±0.64),(2.53±0.59),(2.80±0.51),(2.61±0.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0±0.58),(2.47±0.47),(2.25±0.62),(2.61±0.50),(2.41±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54,2.361,2.556,2.078,2.005;P〈0.05)。结论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CHD患者进行健康行为改变的自我效能,增强健康理念,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
吴素华郭金荣刘月荣
关键词:冠心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
颈动脉超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易患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易患因素的关系。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易患因素与颈动脉超声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血糖和体质量指数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组(P〈0.05);高易患因素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明显大于低易患因素组(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与斑块指数高于非心脑血管病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来预测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伴有多种易患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筛查。
宗立庚张秀洲吴素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易患因素
家庭远程监护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家庭远程监控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居家成年冠心病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定期进行医学检查等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远程监护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内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死亡率和其他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结果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全因住院、特因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全因和特因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电话联系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专家预约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家庭远程监护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降低住院时间和居家患者住院率,对老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模式。
吴素华王珍郭金荣
关键词:远程监护冠心病老年患者医疗资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医院与社区协同健康管理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出院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为建立社区老年CHF患者综合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28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单位将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106例)与协同管理组(122例)。社区管理组出院后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医院不再提供后续健康干预治疗;协同管理组由医院、社区协同管理。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病死率、平均再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LiHFe)评分。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与社区管理组相比,协同管理组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2=8.97,P〈0.05)。协同管理组再住院率、人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社区管理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1,t=3.78、3.61,P〈0.05)。在进行健康管理前,两组患者的LiHF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0.81、0.66、0.44、0.41,P〉0.05),出院1年后,协同管理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社区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11.81、6.16、9.64、9./3,P〈0.05)。但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7,P〉0.05)。结论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是老年CHF患者降低再住院率、减轻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张玲玲董邢萍吴素华贺树凤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