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5q31染色体上的TGFBI突变使TGFBIp在角膜前弹力层和基质层异常聚集以及代谢的障碍,导致患者双侧角膜进行性出现不同程度的的浑浊,造成视力的进行性损害。目前报道的TGFBI突变至少有66种,其中至少有10种与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有关,由于基因型的差异、纯合子以及杂合子的区别,患者表现型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共聚焦显微镜、基因诊疗等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诊断,目前的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角膜移植和激光消融治疗,但由于术后复发甚至加重的原因,并不能使患者满意。由于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锂或者基因治疗等方法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军良胡毅倩龚莹莹陈孝霞辜臻晟
- 关键词:TGFBI动物模型
- 超高度近视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视功能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的超高度近视(眼轴≥27mm)白内障手术患者53例(81眼),依据眼轴将患者分为<29mm、29~31mm、>31mm3组。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以及微视野检查。数据处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患者以核性白内障为主,其中Ⅲ、Ⅳ、Ⅴ级核患者分别占90%(73眼)、9%(7眼)、1%(1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及近视力在3组间均随着眼轴长度增加而下降,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RA微视野检测3组患者黄斑完整度、注视稳定性术后正常眼的比例与眼轴无明显关系,但平均光敏感度阈值正常比例随着眼轴长度增加而下降。结论:超高度近视伴发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及黄斑功能随着眼轴的增长,都呈下降趋势。
- 辜臻晟陈孝霞龚莹莹王军良
-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术视功能
- 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中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正常角膜无血管组织,以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角膜化学损伤、角膜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导致的一个难治性眼表并发症。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已证实新生淋巴管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眼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也成为治疗的主要靶点,现就目前发现的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发生以及治疗中的作用做如下综述。
- 陈孝霞辜臻晟
-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淋巴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手术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确诊为FECD,且合并高度近视及白内障的5例患者(9眼)进行研究。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变化等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眼中有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至少提高2行,有4眼达到0.6以上。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6,P=0.318)。手术前后CD分别为(2 184.25±196.44)个/mm^2和(1 910.0±83.41)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76,P=0.064)。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2.10±7.84)%。手术前后CCT分别为(546.83±33.74)μm和(566.67±24.66)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1,P=0.106)。有1眼术前术后CD测不出,术后视力无改善,且角膜基质混浊水肿明显,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论·FECD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前需准确评估角膜内皮状况和预后,术中采取必要措施尽量减少内皮细胞损伤以保证疗效。
- 龚莹莹陈孝霞辜臻晟
-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液体返流综合征2例被引量:2
- 2017年
- 资料病例1,女性,78岁。右眼后囊下型白内障。术前右眼A超测量前房深度为2.99 mm,眼轴为22.59 mm。无青光眼等眼部其他病史,无心、肺疾患,无高血压史。局部麻醉下11:00点位主切口,3:00点位侧切口行超声乳化手术,灌注瓶高90-100 cm。
- 陈孝霞缪羚王诗园辜臻晟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综合征返流超声乳化手术前房深度高血压史
- 射频消融术后导致视网膜动脉阻塞76h抢救成功1例报道
- 2014年
- 急性视网膜缺血综合征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和一过性黑朦.其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分支动脉阻塞又可分为不同亚类[1].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眼科急症,视网膜内层的血液供应完全来自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因此一旦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中断,整个视网膜内层也就完全丧失了血液供应[2,3],大约有15%-30%的人有视网膜睫状动脉,可供应后极部的部分视网膜血运.根据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时间若超过97 min,视网膜感觉层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4].
- 刘晶晶张贵森陈孝霞彭清
-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阻塞射频消融术
- 伴发白内障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术的视觉质量评估
- 目的:评估伴发白内障的超高度近视施行超声乳化术后的视觉质量改变.方法:对2015年期间由我院同一高年资医生完成的伴有白内障高度近视(眼轴≥27mm)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53例81眼(男25例41眼,女28...
- 辜臻晟王军良陈孝霞胡毅倩
-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轴屈光参差视觉质量
- 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对兔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对兔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新生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44只2~3 kg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柏西普注射组9只、雷珠单抗注射组9只、生理盐水对照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以左眼为实验眼,采用碱烧伤方法制作炎症性CNV动物模型,直径8 mm的滤纸片浸润1 mol/L NaOH,放至角膜中央烧灼30 s。造模后第1天,康柏西普注射组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0.1 ml/1 mg,雷珠单抗注射组同法注射雷珠单抗0.1 ml/1 mg,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法注射0.1 ml质量分数0.9%NaCl溶液,模型对照组碱烧伤后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对照组不行碱烧伤和球结膜下注射药物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4、7、14和21天计算CNV面积,每组耳缘静脉空气栓塞处死一定数量动物,抽取房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含量。结果: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新生血管芽长入角膜边缘,角膜水肿减轻;第7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新生血管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稀疏。造模后第4天可见各造模组角膜上皮细胞增多,上皮层存在空泡,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上皮层下可见小的血管腔。造模后第7天,新生血管浸润浅层基质,基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造模后第1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CNV面积为(15.20±9.16)mm^2,小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28.21±5.1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注射组VEGF质量浓度为(7.75±6.56)pg/ml,低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16.98±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组织无淋巴管生长,无LYVE-1阳性细胞。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
- 陈孝霞李旌辜臻晟
-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淋巴管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自发荧光的特点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图像显示存在渗漏点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像显示黄斑区有局限性脱离区的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特点。方法:选择FFA图像上存在渗漏点的CSC患者19例(19眼),其中病程少于6个月的CSC患者8例(8眼),为急性CSC患者(急性组);病程大于6个月的CSC患者11例(11眼),为慢性CSC患者(慢性组)。结合SD-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等观察19例CSC患者的眼底FAF特点。结果:FFA图像显示出现渗漏点的视网膜区域的FAF表现为:急性组的8眼中,6眼(占75.0%)呈现低自发荧光,1眼(占12.5%)为高自发荧光,1眼(占12.5%)为正常自发荧光;慢性组的11例眼中,8眼(占72.7%)显示为低自发荧光,3眼(占27.3%)显示为高自发荧光。SD-OCT图像显示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的FAF表现为:急性组的8眼中,5眼(占62.5%)为低自发荧光,3眼(占37.5%)为高自发荧光;慢性组的11例眼中,8眼(占72.7%)呈现高自发荧光,3眼(占27.3%)为低自发荧光。结论:急慢性CSC患者FFA图像所显示的渗漏点部位以及SD-OCT图像上显示的浆液性脱离部位的视网膜区域呈现出不同的FAF表现。FAF检查可为临床上评估CSC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陈孝霞董洋彭清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