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月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栽培
  • 2篇双行
  • 2篇土壤
  • 2篇根系
  • 2篇耕层
  • 1篇冬小麦
  • 1篇养分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光合
  • 1篇叶片光合特性
  • 1篇容重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速效
  • 1篇速效养分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特性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容重

机构

  • 4篇山东理工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徐月
  • 3篇李华伟
  • 3篇王法宏
  • 3篇司纪升
  • 1篇马汇泉
  • 1篇吴建军
  • 1篇李升东
  • 1篇张宾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耕作方式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小麦生长发育。传统耕作方式及保护性耕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产量。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结合传统深耕及免耕的优点,在多地的试验示范中增产效果显著。  为深入探究耕层优化技术的...
徐月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理化特性根系分布
文献传递
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麦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为揭示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的增产机理,在2012-2013年小麦生长季,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基地,通过大田试验,以鲁原502为材料,比较了旋耕(RT)、深耕(DT)和耕层优化双行匀播(MT)3种耕作方式下麦田0~105cm内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含水量、速效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酶活性等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RT和DT易使土壤出现犁底层,而MT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显著降低25~45cm土层土壤容重,并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均能维持土壤较高含水量,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与RT和DT相比,MT可有效增加25~45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土壤酶活性。说明耕层优化技术能够加深耕层,同时可有效改善小麦根际土壤的理化特性。
李华伟李华伟徐月司纪升马汇泉王法宏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速效养分
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小麦产量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为揭示小麦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通过田间试验,以鲁原502为材料,对旋耕、深耕和耕层优化双行匀播3种耕作技术下冬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顶部展开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能提高小麦群体分蘖能力及分蘖成穗率,在生育中后期可有效延缓旗叶叶绿素降解,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强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转化。与深耕、旋耕相比,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使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4.12%和19.21%,旗叶光合速率增加了13.33%和25.08%,增产8.11%和13.29%。
李华伟司纪升徐月张宾吴建军尹庆良王法宏
关键词:小麦
栽培技术优化对冬小麦根系垂直分布及活性的调控被引量:20
2015年
为探索优化小麦根系构建,促进小麦根系功能发挥,以达到小麦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于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小麦生产季,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鲁原502在旋耕-基肥撒施(RT-SF),深翻-基肥撒施(PT-SF)和苗带旋耕-间隔深松-分层深施肥(SRT-SS-DT)3种栽培技术下产量及其构成,研究麦田0~90 cm内不同土层根系形态分布及生理特性的差异。与RT-SF和PT-SF处理相比,SRT-SS-DT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的千粒重及单位面积穗数,使最终产量提高了3.96%~13.29%。SRT-SS-DT处理促进了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拔节后15~60 cm土层内的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密度、30~75 cm土层内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尤其是在施肥层(15~30 cm土层)。开花后20 d,15~30 cm土层SRT-SS-DT的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较RT-SF提高了66.3%和56.5%,较PT-SF提高了75.9%和59.8%。SRT-SS-DT增强了15~90 cm土层的根系活力,同时减缓了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下降,开花期至花后20 d,15~30 cm土层根系活力下降值在SRT-SS-DT处理下较RT-SF和PT-SF降低了28.5%和14.9%。此外,在花后20 d,SRT-SS-DT处理小麦15~90 cm土层根系表现较低MDA含量和较高SOD活性,尤其是15~30 cm土层,根系SOD活性分别比PT-SF和RT-SF处理高20.6%和10.9%。15~90 cm土层根系活力和根干重占比与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通过对苗带旋耕、间隔深松和分层深施肥等栽培技术的集成和优化,可以有效扩展深层土壤根系的分布,提高深层土壤根系的活性,尤其是施肥层,有助于小麦产量提高。
李华伟司纪升徐月李升东吴建军王法宏
关键词:小麦根系活力根系垂直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