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文霞

作品数:21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通气
  • 5篇慢性
  • 5篇肺疾病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疾病
  • 3篇吸入
  • 3篇机械通气
  • 2篇用户
  • 2篇摔倒
  • 2篇衰竭
  • 2篇体型
  • 2篇通气治疗
  • 2篇卧位
  • 2篇无创机械通气
  • 2篇无创通气
  • 2篇无创通气治疗
  • 2篇雾化

机构

  • 20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万文霞
  • 11篇韩英
  • 9篇姚莉
  • 4篇李雪梅
  • 4篇潘静亚
  • 4篇杨燕
  • 4篇凌楠
  • 2篇管淑红
  • 2篇周艳
  • 2篇贾小英
  • 2篇曹玲
  • 1篇张秋娣
  • 1篇刘艳
  • 1篇姚秋近
  • 1篇徐静娟
  • 1篇冯赟
  • 1篇周军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军事护理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ICU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通气关键期的护理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RICU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通气关键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职护理。结果观察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通气关键期给予专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VAP发生率,值得推广。
潘静亚万文霞李雪梅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序贯通气关键期护理
基于指南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早期简易运动锻炼方案与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指南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早期简易运动锻炼方案,探讨其对病人呼吸功能、运动耐力、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3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试验组21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实施早期肺康复简易运动训练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两组均观察8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时比较两组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Borg劳累度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COPD评估测试(CAT)。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病人6MWT长于对照组(P<0.05),而Borg、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指南构建的COPD病人早期简易运动锻炼方案可改善病人运动耐力和健康状况,可为临床肺康复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张晗韩英姚秋近李雪梅万文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锻炼肺康复
病员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员服,包括病员服主体以及衣袖,所述病员服主体与衣袖位于腋窝交界处开有通孔,衣袖的端部具有若干组相对布置的凹孔,保护手套的端部具有连接条,连接条上具有与凹孔相配合的凸子,通过凸子与凹孔的配合,保护手套...
潘静亚万文霞
文献传递
老年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
2014年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哮喘持续状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哮喘类型,而是它的病理生理改变较为严重,如果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或治疗措施不当常有发生死亡的危险。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老化、生理功能减退,在哮喘持续状态时更易发生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监护与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哮喘治愈率、减少死亡的关键。
万文霞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病理生理改变生理功能减退多器官衰竭哮喘发作
一种防止吸氧管脱落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吸氧管脱落的卡扣,包括圆弧形卡板、通孔、螺纹杆、圆板、手柄以及圆柱形筒体,圆弧形卡板的一端一体设有第一固定座,且圆弧形卡板的另一端一体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固定座平行设置,且第二固定座与...
韩英万文霞冯赟
一种端坐卧位病人用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坐卧位病人用床,包括病床,脚部栏杆固定在病床一侧的上表面,头部栏杆固定在病床另一侧的上表面,螺杆升降机固定在病床的下表面,坐板固定在螺杆升降机的上端,把手杆转动连接在螺杆升降机的前方;本实用新型转动...
杨燕韩英姚莉万文霞
文献传递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作对比,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使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入住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对照组采用NIV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试验一组采用NIV同时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试验二组采用NIV同时空气驱动雾化治疗,三组无创呼吸机设置和雾化治疗方案均保持一致。比较三种雾化吸入方法的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tCO_(2))的动态波动,动脉血气指标(PaCO_(2)、PaO_(2)、pH),生命体征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异常波动次数。结果对照组、试验一组雾化15 min的PtCO_(2)水平均高于试验二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雾化15 min PtCO_(2)高于其他时间点PtCO_(2)(P<0.05)。试验一组各时间点PtCO_(2)总体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二组各测量时间点PtCO_(2)随测量时间逐渐降低(P<0.05),试验二组雾化前后的PtCO_(2)差值(ΔPtCO_(2))较对照组和试验一组大(P<0.05)。试验二组雾化结束0 min、5 min PtCO_(2)均低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5),雾化结束10 min、15 min PtCO_(2)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PtCO_(2)除雾化结束10 min与雾化结束15 min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PtCO_(2)均随测量时间降低(P<0.05)。试验一组任意两个时间点PtCO_(2)均有显著差异,随测量时间降低(P<0.05);试验二组雾化结束5 min PtCO_(2)较雾化结束0 min低(P<0.05),其余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PaCO_(2)和pH值最早与治疗第4天PaCO_(2)和pH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一组、试验二组治疗前PaCO_(2)与其余时间点均有显著差
杨燕姚莉万文霞贾小英凌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雾化吸入氧气驱动雾化无创机械通气
不同雾化时机对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对比无创间歇期雾化与无创同时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雾化过程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O_(2))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间歇期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无创同时雾化吸入,观察2组雾化0、5、10、15 min(雾化结束点)的PtCO_(2)数值,记录每日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主要包括PaCO_(2)、PaO_(2)、pH),记录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评分。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5.33±8.24)岁;试验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2.39±8.56)岁。对照组患者雾化0、5、10、15 min PtCO_(2)数值分别为(63.83±12.47)、(64.40±12.57)、(65.42±13.77)、(66.62±14.59)mmHg(1 mmHg=0.133 kPa),各时间点PtCO_(2)之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P<0.01),进一步采用Sidak法两两比较显示雾化15 min与雾化0、5、10 min的PtC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雾化0、5、10、15 min PtCO_(2)数值分别为(67.62±11.89)、(67.15±12.12)、(67.82±12.22)、(68.15±12.09)mmHg,各时间点PtCO_(2)之间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P>0.05);2组患者PaCO_(2)和pH值均随治疗时间好转,但对照组最早在治疗第4天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治疗第2天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雾化方式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无创同时雾化在雾化过程中更能维持PtCO_(2)的平稳,安全性更高,且能够更早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CO_(2)和pH值,是无创通气与雾化治疗联合运用尤其是患者伴有高碳酸血症时更宜选择的雾化方式。
徐静娟杨燕刘艳姚莉万文霞凌楠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雾化吸入
一种俯卧位通气的患者用减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通气的患者用减压装置,包括肩枕,其上端中部连接有连接布层,且连接布层的内侧缝纫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U型枕;头枕,其安装在U型枕的前端,...
李雪梅韩英万文霞曹玲贾小英凌楠
文献传递
一种湿化控温的文丘里吸氧面罩
本发明属于吸氧面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湿化控温的文丘里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表面固连有导管;所述导管与面罩本体连通;所述导管远离面罩本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面罩本体的一侧侧表面固连有...
凌楠万文霞管淑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