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自扩导引装置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的内管、穿设于所述内管中并且从所述内管的下部伸出而连接所述记忆金属网的下部的牵引线,所述容置腔从上至下...
- 刘飞孟晓军刘梦春孔凡根颜扬王一平陈磊王继凯
- 文献传递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7
- 2020年
- 目的了解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因子和凝血功能情况,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和130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等炎性因子的含量,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IL-6、IL-10表达高于对照组,TNF-α表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PT、TT、APTT、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neⅤ级以上(OR=4.357,95%CI=2.182~9.692)、年龄(高)(OR=1.428,95%CI=1.107~1.923)、血红蛋白<90 g/L(OR=2.831,95%CI=1.411~4.886)、机械通气(OR=7.194,95%CI=3.028~12.173)和长期卧床(OR=3.021,95%CI=1.766~6.069)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明显,存在明显凝血功能紊乱,高龄、机械通气、长期卧床、FineⅤ级以上、血红蛋白<90 g/L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较差。
- 周瑜代艳梅王一平虎琼华
- 关键词:重症肺炎炎性因子凝血功能
- 四肢切削痂术中预见性穿支血管止血效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人体四肢在切削痂术中,对穿支血管进行预见性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选择由我院收治的烧伤科26例,在26例伤患中,有22例是双上肢烧伤或者双下肢烧伤,有4例是四肢有烧伤。将患者某侧上下肢创面作为穿支组,利用穿支血管重点止血,将患者某侧上下肢的创面作对照组,利用常规电凝止血,其中共30对治疗对象,上肢为治疗对象的18对,下肢为治疗对象的12对。结果:支组与对照组1%TBSA创面手术时间分别为(5.5±0.7)、(6.1±0.8)min,1%TBSA手术面积出血量分别为(30±5)、(38±8)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支组创面术后并未出现需要手术治疗的再次出血以及需清除的淤血或血肿。对照组1处创面出现需清除的血肿;有l处创面出现术后出血,在手术缝扎后止血。
- 孟永博王一平黄新锋辛俭
- 关键词:穿支血管止血
- 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自扩导引装置包括形成容置腔的记忆金属网、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的内管,所述容置腔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导引通道和手术工作腔,该用于颅脑内镜手术的自扩导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
- 刘飞孟晓军刘梦春孔凡根颜扬王一平陈磊王继凯
- 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并探究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应危险因素。结果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有受伤至入院时间、既往史及合并多发伤;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受伤至入院时间、既往史及合并多发伤。开展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预后。
- 王一平孟永博王晓勇颜扬
-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