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对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139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T1-AA血清结合水平。根据AT1-AA水平将DGF受者分为AT1-AA高结合力组(研究组,11例)及AT1-AA低结合力组(对照组,23例),对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及组织学特性进行分析,观察AT1-AA对DGF的发生及转归的影响。结果139例受者中,24例为AT1-AA阳性,115例为阴性;术后共有34例发生DGF,发生率为24.5%(34/139),其中AT1-AA阳性受者的DGF发生率为45.8%(11/24),AT1-AA阴性受者为20.O%(23/1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受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较长[(59±32)个月和(47±26)个月,P〈0.05)]、肾动脉阻力指数更高(0.80±0.10和0.72±0.10,P〈0.05)及急性肾小管损伤(2.7±0.5比1.8±1.1,P〈0.05)/急性肾小管坏死(0.9±0.5比0.5±0.3,P〈0.05)较为严重。1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移植肾存活率无明显差异(90.9%比95.7%,P〉0.05)。结论自身高结合力AT1-AA在DC-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沈兵刘军李婷唐丽洁邱建新于青范昱
- 关键词:肾移植
- 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载体人铁蛋白重链转染自然杀伤细胞92和磁共振成像
- 2017年
- 目的以聚乙二醇化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作为非病毒载体,将人铁蛋白重链(FTH1)转染到自然杀伤细胞92(NK92细胞)中,并进行体外细胞MRI检查。方法将第5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用聚乙二醇(PEG)修饰之后包裹纳米金颗粒作为非病毒载体,压缩FTH1报告基因然后转染到NK92细胞内。应用磁共振氢谱、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合成的载体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确定载体材料与相应基因之间最佳压缩的氮磷比;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载体材料的毒性;通过测定水动力粒径来确定不同氮磷比的条件下载体材料和基因形成的复合物能否顺利通过细胞膜;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应用3.0T的MRI对转染FTH1的NK92细胞进行体外成像。结果合成的聚乙二醇化的包裹纳米金颗粒的树状大分子{(Au^0)_(25)-G5.NH_2-mPEG_(17)}DENPs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细胞毒性较小,在浓度达到3 000nmol/L时细胞存活率仍然能达到60%以上。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在氮磷比为1∶1、2∶1、5:1、10:1时,转染效率分别为57.8%、64.0%、80.2%、38.3%。在200和500μmol/L枸橼酸铁铵的条件下,MRI检查发现T2加权像(T2WI)的信号均降低,后者更为明显。结论聚乙二醇化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能够成功地转染目的基因,MRI检查能有效地在体外检测FTH1转染之后的NK92细胞,为MRI活体示踪自然杀伤细胞过继免疫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 卓瑶瑶陈锋孔令丹杨嘉鲁伦博李婷史向阳李康安
- 关键词:树状大分子基因转染自然杀伤细胞磁共振成像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加重移植肾肾小管缺血损伤
- 目的:旨在评价ATlR自身抗体(Autoantibodies to the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1,AT1-AA)对肾移植DGF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和2012年12月间...
- 沈兵刘军李婷唐丽洁邱建新范昱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