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南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土壤水
  • 2篇水分
  • 2篇天然草地
  • 2篇土壤水分
  • 2篇物种
  • 2篇黄土高原
  • 2篇黄土高原半干...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2篇草地
  • 1篇燕麦
  • 1篇水分关系
  • 1篇土壤温度
  • 1篇群落
  • 1篇温度
  • 1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3篇张志南
  • 1篇上官周平
  • 1篇武高林
  • 1篇刘霞
  • 1篇李立军
  • 1篇邓蕾
  • 1篇刘景辉
  • 1篇王冬
  • 1篇田露
  • 1篇海林
  • 1篇杨政
  • 1篇郝红敏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结构与土壤水分关系被引量:48
2014年
气候变化导致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土壤含水量改变,必然影响区域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在较大空间尺度上根据随机设置样地法调查区域内典型地带性草地群落,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凋落物质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虽正相关但不显著;2)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3)植物功能群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禾本科和豆科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杂类草相反。总之,在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是限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而禾本科和豆科作为指示物种可以反映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水分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演替的驱动力,草地退化可能与土壤含水量的改变有关。
张志南武高林王冬邓蕾郝红敏杨政上官周平
关键词:天然草地土壤水分物种多样性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及土壤水碳关系研究
植物群落的结构格局是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壤作为植物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土壤环境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与土壤条件的...
张志南
关键词:天然草地半干旱区物种组成
文献传递
耕作措施对燕麦田土壤水分、温度及出苗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为明确耕作措施对旱作燕麦田土壤水分、温度及出苗率的影响,以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材料,于2011-2013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耕作措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春松和秋松)能明显减少农田冬闲期土壤水分散失,提高0-100cm土壤贮水量。在燕麦苗期,免耕、秋松、春松和秋翻处理的0-100cm各土层2年平均土壤含水量较春翻分别高出11.55%、9.66%、7.04%和1.22%。深松与免耕较翻耕在土壤温度较高时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在土壤温度较低时又具有一定的升温效应。燕麦出苗率表现为免耕〉春翻〉春松〉秋翻〉秋松。燕麦出苗率与苗期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耕层土壤温度无明显相关性。综合考虑土壤水分、温度和出苗率,以免耕处理效果最佳。
刘霞刘景辉李立军田露张志南海林
关键词:耕作措施燕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出苗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