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敏
-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与疗效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多中心研究方法,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对四种不同类型听力曲线患者,依据是否伴有耳闷胀感症状,分为伴耳闷耳胀组和不伴耳闷耳胀组,随访4周,对各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l024例,其中伴有耳闷胀感者565例(55.18%)。低中频下降型205例,伴耳闷耳胀者122例(59.51%);高中频下降型141例,伴耳闷耳胀者74例(52.48%);平坦型402例,伴耳闷耳胀者229例(56.97%);全聋型276例,伴耳闷耳胀者140例(50.72%)。耳闷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100%,平坦型次之,为96.48%,全聋型为92.47%,中高频下降型为90.70%。伴耳闷胀感突聋患者听力恢复的总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93.44%;平坦型次之,为84.28%;全聋型为75.71%;中高频下降型为70.27%。有耳闷胀感的各型突聋患者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无耳闷耳胀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各型突聋患者耳闷症状的缓解与听力恢复情况基本上是平行的,伴有耳闷者的听力恢复效果可能会略好于不伴耳闷者,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 王晓丽刘伟谢淑敏任红苗殷团芳任基浩张劲唐亮郭小平陈娟杨丽尤乐都斯·克尤木谭元元阿不都如苏力·阿不都拉顾兴智艾力根
- 关键词:听觉丧失测听法纯音
- 儿童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04-2014-04期间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7例颞骨LCH患儿,研究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特点,并根据临床分类分组,比较组间预后差异。结果:7例LCH患儿中5例表现为单系统病变(3例为颞骨单灶型,2例为多灶型),2例表现为多系统病变(1例眼部受累,1例肺部受累)。临床主要表现为颞部肿块、耳漏、听力下降、外耳道肉芽等,CT显示颞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无硬化,可见弥漫性软组织密度影。随访1-5年,4例病情消退,1例病情稳定,2例病情进展。单系统组预后优于多系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颞骨LCH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颞部肿块、耳漏、听力下降等,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化疗及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单系统病变组的预后优于多系统病变组。
- 王晓丽刘伟谢淑敏彭安全任基浩
- 关键词: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
- 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019年收治的7例鼻咽癌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且不合并骨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45~80岁,中位年龄54岁。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7例;听力下降7例;长期鼻部恶臭5例;反复鼻出血2例。7例患者术前均行颅底高分辨率CT、MR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7例患者高分辨率CT检查可见鼻咽部软组织病灶,骨皮质完整,颅底软组织病灶与颅底骨面交界处可见小气泡影;MR、MRA检查显示鼻咽部为广泛炎性反应改变,6例可见鼻咽旁不规则坏死腔,病变中心无强化,周围软组织水肿。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坏死组织的治疗方式。7例患者均行鼓膜切开置管术;5例行部分或全切患侧咽鼓管软骨段;1例同时行全组鼻窦开放术。7例患者均在围手术期进行抗炎等对症处理,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观察记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7例患者手术清除的鼻咽颅底坏死组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坏死软组织及坏死的软骨组织,无肿瘤复发。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听力提高7例;头痛消失5例,头痛缓解2例;鼻部恶臭消失4例,减轻1例。随访期间5例存活,2例死亡。2例未切除咽鼓管的患者中1例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鼻咽坏死灶,之后死于鼻咽大出血;1例术后6个月出现严重颅内感染导致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颅底软组织坏死诊断需依据患者的放疗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颅底高分辨率CT、MR、MRA对于诊断非常重要,早期积极采用内镜下大范围坏死灶清除同时根据咽鼓管软骨受累情况行咽鼓管软骨的部分切除或全切�
- 章华高可雷谢志海张俊毅范若皓王风君谢淑敏蒋卫红
- 关键词:颅底坏死内窥镜检查耳鼻喉外科手术
- 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且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中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的重要工具。常见的胆脂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外耳道结扎方法、咽鼓管封闭方法、中耳化学试剂注射模型、自体皮肤鼓室移植+绿脓杆菌注射模型和活体电穿孔基因转染法等,本文对上述5种胆脂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内陷囊袋学说、上皮移行学说、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及防治方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参考。
- 王晓丽谢淑敏刘伟任基浩谢鼎华
-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动物模型
- P-EGFR、P-ERK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GFR/ERK/NF-κB信号通路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WB)免疫印迹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及15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P-EGFR、P-ERK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P-EGFR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膜,在胆脂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3%,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0%(P<0.05);P-ERK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在胆脂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20%(P<0.05);NF-κB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胆脂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0%,明显高于正常耳道皮肤组的13.3%(P<0.05)。在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中,P-EGFR、P-ERK和NF-κB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2)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耳胆脂瘤组中P-EGFR、P-ERK和NF-κ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的表达量。结论 P-EGFR、P-ERK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增强,EGFR/ERK/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中耳胆脂瘤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王晓丽谢淑敏王月辉刘伟殷团芳彭安全任基浩
-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P-ERKNF-ΚB
- 一种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方案的协同度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线路与大临工程选址方案的协同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研究区域内的地理模型;基于三维铁路线路空间模型和大临工程空间模型得到线临协同空间模型;建立约束条件,从线临协同空间模型中筛选出满足约束条件的铁路...
- 蒲浩唐燚李伟宋陶然谢淑敏吕春妍万昕洁蔡玲胡婷谢春玲
- P-EGFR、P-ERK和NF-κ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
- 王晓丽谢淑敏王月辉刘伟殷团芳彭安全任基浩
-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张俊毅谢志海章华王风君谢淑敏蒋卫红
-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定位诊断的影像学征象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通过总结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影像学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为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前瘘点的影像学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鼻窦颅底高分辨CT(HRCT)和核磁共振(MRI)水成像检查。术前分析其影像学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结合术中情况证实其瘘点位置。结果48例患者术前经影像学瘘点判断并经手术证实瘘点位于筛板20例(41.7%),蝶窦外侧隐窝16例(33.3%),筛顶8例(16.7%),额窦后壁2例(4.2%),斜坡2例(4.2%)。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存在明显不同,间接征象如左右侧不对称,引流通道水肿,窦腔黏膜增厚和积液征可以用于寻找瘘点。瘘口在影像学上根据直接征象颅底骨质缺损的诊断符合率为66.7%,而联合应用CT与MRI水成像根据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影像学的间接征象对于术前准确判断瘘点具有重要价值。
- 章华邢丽君高可雷谢志海张俊毅范若皓王风君谢淑敏蒋卫红
-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影像学征象
- 鼓室给药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声刺激条件下,人耳内或颅内所感知到的异常声音感觉。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耳鸣可以分为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前者耳鸣声产生于耳部附近的体内,可被检查者闻及;而后者没有来自体内的声源,不能被检查者听到,在临床中更为常见〔1-2〕。耳鸣常引起患者不安、失眠、烦躁、焦虑、抑郁,严重者可影响其生活和工作。目前治疗耳鸣的手段诸多,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习服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激光疗法及手术治疗等,
- 谢淑敏任基浩
- 关键词:耳鸣鼓室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