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晓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重联
  • 6篇磁场重联
  • 3篇电离层
  • 3篇电子含量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总电子含量
  • 3篇值模拟
  • 2篇地磁
  • 2篇星际
  • 2篇行星
  • 2篇行星际
  • 2篇虚拟实验
  • 2篇虚拟实验室
  • 2篇耀斑
  • 2篇日地空间
  • 2篇相互作用
  • 2篇GPS
  • 2篇WEB服务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效

机构

  • 19篇武汉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22篇邓晓华
  • 12篇王敬芳
  • 8篇袁志刚
  • 7篇李世友
  • 5篇周猛
  • 4篇唐荣欣
  • 2篇林悯惠
  • 2篇胡运辉
  • 2篇苏志文
  • 2篇王水
  • 2篇钱昕
  • 2篇刘琨
  • 2篇付松
  • 2篇薛金涛
  • 1篇张北辰
  • 1篇邵永春
  • 1篇陈志刚
  • 1篇赵辉
  • 1篇黄丽
  • 1篇徐晓军

传媒

  • 4篇空间科学学报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二届中国可...
  • 1篇1998年中...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离层对亚暴响应的GPS观测与分析
2007年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网数据,研究了发生于2001年4月28~29日的三次孤立亚暴事件期间全球不同区域电离层的响应形态.对比分析了不同经纬度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QTEC)对宁静日的偏离形态,讨论了扰动的产生机制并计算了特定区域极光电集流指数(AE)与总电子含量偏移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孤立亚暴可以引起全球性的电离层扰动,引起垂直QTEC的最大偏离可达20 TECU(1TECU=10^16e·m^-2)以上.亚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形态与地方时密切相关,也随纬度位置变化.在没有电离层响应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孤立亚暴的发生与电离层扰动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高纬区呈负相关,中低纬区呈正相关.
袁志刚田安民邓晓华
关键词:亚暴电离层扰动总电子含量
三维日冕磁场的数值研究
<正>日冕磁场在太阳大气动力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控制和影响着太阳活动及其演变过程。由于目前观测只能取得光球层矢量磁场和色球低层视向磁场,无法直接测量日冕磁场,人们通常利用势场模型(J=0)或无力场模型(j=αB,...
陈志刚邓晓华
文献传递
磁层边界层动力学过程和关键区域耦合研究
邓晓华
通过卫星和地面观测,利用MHD,全粒子模拟和三维混合模拟,配合中国“双星计划”和“子午工程”,将局部探测和遥感成象相结,研究磁层边界层多尺度动力学过程和磁层-电离层耦合,磁层开放和闭合边界层的结构和演变,及其与磁层顶磁场...
关键词:
基于Web的空间虚拟实验室计算机模拟系统被引量:1
2009年
空间虚拟实验室建设对促进空间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数值模拟系统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子系统,将卫星和地面观测以及理论分析紧密结合。基于Web的空间虚拟实验室模拟系统屏蔽了传统空间物理数值模拟过程的复杂性,以Web的形式提供了空间物理模拟中所需的主要功能,使得模拟工作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本文结合武汉大学空间数据和计算中心(SDCC)基于Web的空间虚拟实验室模拟系统的建设情况,根据当前国际动态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给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实现。
苏志文邓晓华周猛李世友王敬芳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WEB计算机模拟
伴随2000年9月30日sawtooth事件地磁变化和电流楔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极光电集流在sawtooth事件期间的响应情形,本文利用北半球高纬地磁台站的磁场数据,建立了以球元基本电流系反演法求得大尺度电离层水平等效电流系分布的方法,以此研究了2000年9月30日同步轨道LANL卫星观测到的sawtooth事件期间极光电集流的变化.本文将sawtooth注入事件后极区电离层夜侧西向电集流增长的特征,与中低纬地基磁场北向分量正弯扰的特征做比较分析.两者的观测结果都表明在本sawtooth注入事件期间有电流楔的形成,且电流楔约有11 h磁地方时(MLT)的宽度.此外,中低纬磁弯扰达到最大扰动值的时间一般比高纬电集流达到最大扰动值的时间长,说明影响中低纬磁弯扰变化的电流源较丰富.
林悯惠邓晓华袁志刚王敬芳
空间虚拟实验室的研究
虚拟空间观测研究平台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种空间研究资源,包括空间数据、空间文献、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各种软件工具,以统一的服务模式透明地汇集在统一的系统中.介绍了国内外虚拟空间观测平台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包含...
杨若虚邓晓华李世友周猛庞晔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数值模拟可视化数据格式转换WEB服务
文献传递
地球附近第23太阳活动周磁云和非磁云ICME的对比统计被引量:1
2014年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作为影响地球空间天气的重要源头之一,根据其磁场结构特点可分为磁云(MC)和非磁云ICME两个子集.本文对第23周的磁云和非磁云ICME结构及其地磁效应进行对比统计研究.第23周ICME事件总数为317个,其中磁云占ICME比例为33.75%,非磁云ICME占66.25%.统计结果表明,非磁云ICME数与太阳黑子数呈现出非常好的正相关性,而磁云与太阳黑子数的这种相关性并不明显.相反,磁云占ICME的比率与太阳黑子数呈现出一定的反相关性.对磁云与非磁云ICME引起的地磁暴的比较研究表明:磁云及其鞘区引发的地磁暴平均水平要高于非磁云ICME及其鞘区.磁云和非磁云ICME的磁场强度、南向磁场强度和传播速度整体上都随地磁暴水平提升而增加.对磁云与非磁云ICME参数的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磁云及其鞘区的平均磁场强度和南向磁场分量平均值都明显要比非磁云ICME的大;而二者的等离子体温度、密度和速度平均值相差并不明显.
虞卫勇徐晓军邓晓华
关键词:磁云地磁暴
ESW在磁尾磁场重联耗散区分形线附近的观测特性及其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磁场重联是空间能量释放和转换的重要机制.静电孤立波(ESW)虽然在空间中有广泛观测,但在磁场重联附近少有直接观测,对它在磁场重联附近的特性了解甚少.通过Geotail卫星对一个磁场重联事件的观测,仔细分析了其边界层上观测到的静电孤立波的特性,并讨论了它对磁场重联的影响.研究表明,亚暴期间在磁尾发生磁场重联,重联区域的分形线附近观测到了大量的静电孤立波,其特性与在其他地方观测到的并没有显著差别,但具有更明显的非线性和孤立性的特征.它们对电子加速和能量耗散有促进作用,加速磁场重联的进程.
李世友邓晓华王敬芳
关键词:磁场重联电子加速
电离层对耀斑响应的GPS观测分析
2006年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网数据,研究了耀斑爆发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QTEC)的突然增强(SITEC)现象.基于GPS差分群时延和差分载波相位联合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双频的GPS数据计算了2003年10月28日大耀斑期间各GPS台站QTEC,其最大增量达到17.7 TECU(1 TECU=1016e.m-2).结果表明,当观测点太阳天顶角>40°时,QTEC增量与观测点太阳天顶角成线性反比例关系,对这种关系进行拟合,确定了反比例系数.进而与2003年10月29日和11月4日两次耀斑事件进行了比较,可以确定上述反比例系数与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程度有关.同时对QTEC的时空变化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证实了对于耀斑事件,可以忽略GPS卫星的空间变化对QTEC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沈韡袁志刚邓晓华李世友刘琨唐荣欣
关键词:耀斑总电子含量全球定位系统
单流体二维太阳风结构的磁流体力学模拟
2003年
在添加动量项的情况下,对单流体二维磁流体力学方程组进行模拟,得到了子午面上的太阳风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动量项的形式及其被加入的位置对远区太阳风速度和质子密度有苇要的影响,本文在适当的区域加入合适的动量项得出了远区太阳风速和质子密度与Ulysses观测基本符合的结果.文中给出较合适的动量添加区域为3.5-10Rs(Rs为太阳半径).
薛金涛王敬芳钱昕邓晓华
关键词:太阳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