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祯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丁胺
  • 2篇沙丁胺醇
  • 1篇代谢产物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检测
  • 1篇手性
  • 1篇手性识别
  • 1篇尿液
  • 1篇离子
  • 1篇和血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印迹
  • 1篇ELISA试...
  • 1篇ELISA试...
  • 1篇表面等离子共...
  • 1篇超高压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兽药饲...

作者

  • 3篇谷旭
  • 3篇姚婷
  • 3篇赵祯
  • 2篇秦玉昌
  • 2篇李俊
  • 1篇李腾飞
  • 1篇佘永新
  • 1篇李军国
  • 1篇刘义明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农产品质量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比分析沙丁胺醇在猪尿液和血浆中的代谢产物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高分辨质谱及代谢物鉴定软件,系统分析了猪尿液和血浆中沙丁胺醇代谢产物。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离心过滤后,采用Agilent Plus C18色谱柱,以乙腈和醋酸溶液(含0.2%醋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利用软件Agilent MassHunter MetaboliteID与人工相结合分析检测数据。结果表明,经灌胃给药后猪尿液中鉴定出沙丁胺醇原形药和葡糖醛酸化、苯环羟基化、N-氧化、苯环甲氧基化、羟基化脱水共5个代谢产物,其中2个代谢物未见文献报道;而血浆中仅检测原型药物和2个代谢物,包括沙丁胺醇的葡糖醛酸化和N-氧化产物。
谷旭刘义明姚婷石华乐李俊赵祯秦玉昌
关键词:沙丁胺醇代谢产物
沙丁胺醇ELISA试剂盒手性识别差异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评价市售试剂盒对沙丁胺醇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识别差异,在对映体水平上探讨ELISA法检测沙丁胺醇时结果不准确的可能原因。本研究分别测定供试试剂盒对外消旋(rac-)和左旋(R-)沙丁胺醇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出半抑制浓度IC50,分析试剂盒对rac-沙丁胺醇和R-沙丁胺醇的的识别是否具有对映体选择性。在供试的7种试剂盒中,除Kit1和Kit2外,其余5个产品对外消旋(rac-)和R-沙丁胺醇的IC5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对rac-沙丁胺醇的灵敏度均显著高于R-沙丁胺醇,这5种试剂盒对rac-沙丁胺醇的灵敏度是R-沙丁胺醇的4.75倍以上。结果表明,商品化的试剂盒对沙丁胺醇对映体的识别确实存在立体选择性,在对映体水平上研究β-激动剂在动物体内的残留行为、进行试剂盒灵敏度评价和选择合适的试剂盒十分必要。
谷旭李军国李俊姚婷赵祯马世峰薛墨庸秦玉昌
关键词:沙丁胺醇ELISA试剂盒手性识别
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空间结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可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特性的研究。随着石墨烯、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获得了改善,促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快速发展。该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芯片的制备技术、分析体系及其优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
姚婷李腾飞秦玉昌王静赵祯谷旭佘永新
关键词: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共振食品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