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硕

张硕

作品数:57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矿业工程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1篇溶剂
  • 8篇压裂
  • 8篇萃取
  • 8篇构造煤
  • 8篇
  • 7篇瓦斯
  • 7篇煤层气
  • 6篇溶剂萃取
  • 5篇煤层
  • 5篇孔隙
  • 5篇封孔
  • 5篇抽提
  • 5篇储层
  • 4篇一机多用
  • 4篇烧瓶
  • 4篇子结构
  • 4篇焦煤
  • 4篇分子
  • 4篇分子结构
  • 4篇FTIR

机构

  • 57篇河南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山西能源学院
  • 3篇河南省地质矿...
  • 2篇山西蓝焰煤层...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 1篇青岛格林维尔...

作者

  • 57篇张硕
  • 32篇张小东
  • 12篇刘晓
  • 11篇张小东
  • 11篇王志明
  • 11篇孙玉宁
  • 8篇宋维宾
  • 4篇李振华
  • 4篇李贵中
  • 4篇张鹏
  • 3篇王永龙
  • 3篇李朋朋
  • 3篇丁哲
  • 3篇郝宗超
  • 3篇杜志刚
  • 2篇张玉龙
  • 1篇赵晓雷
  • 1篇李贤忠
  • 1篇孔令菲
  • 1篇张宏图

传媒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5篇煤炭学报
  • 4篇煤炭转化
  • 4篇煤炭科学技术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矿业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5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多溶剂组合压裂液及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溶剂组合压裂液及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工艺,提出了以多类型组合溶剂为基础的压裂施工工艺技术与方法。本发明中在前置液阶段注入的多组分酸,可以溶蚀煤中的矿物质且打开地层;携砂液初期注入有效的有机溶剂,促进有机溶剂...
张小东张硕胡修凤杨艳磊赵家攀
文献传递
一种端锚-二次补强囊袋式注浆锚杆及锚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锚‑二次补强囊袋式注浆锚杆及锚固方法,包括端部螺旋锚杆、异形锚杆、锚固盘、锚固螺母、连接丝扣、堵头、注浆接头、环状支撑凸起、内衬套管、注浆胶套、内衬管固定杆,内衬套管外壁轴向固定有胶套注浆管,胶套注浆管端...
王志明张硕孙玉宁李振华丁立培宋维宾孙志东
不同变形程度煤的吸附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沁水盆地南部长治和安泽区块103口煤层气井的实测资料,探讨不同变形程度煤的吸附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形程度煤的孔隙结构导致其解吸特征具有较大差异。随着煤变形程度的增加,吸附时间迅速减小。相对于未变形煤和弱变形煤,强变形煤由于裂隙和大、中孔隙发育较多且连通性较好,导致甲烷运移距离较短,解吸速率较大且解吸量急剧增加,吸附时间显著减小;解吸后期,强变形煤由于小孔隙和微孔隙发育,吸附能力增强且连通性较差,导致甲烷解吸和运移的难度增大,解吸速率迅速下降,而弱变形煤和未变形煤受孔隙、裂隙特征和取心煤样几何形态的共同影响,解吸速率变化较小且吸附时间较长。依据煤层气井排采数据可知,煤的变形程度差异是导致煤层气井产气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明确煤的吸附时间可以为预测煤层气井的产气量提供依据。
李朋朋张小东杨延辉丁哲张硕
关键词:影响因素煤层气
一种瓦斯抽采多点堵漏封孔装备及智能化动态堵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斯抽采多点堵漏封孔装备及智能化动态堵漏方法,包括若干串联的封孔器、注浆调压器、高压注浆泵、囊袋注浆孔、出浆孔;相邻的两个封孔器的囊袋注浆通道通过一个中间导浆管连通,位于最后端的封孔器的囊袋注浆通道后端连接...
王志明李振华孙玉宁张硕孙志东宋维宾
酸化后焦煤表面性和孔隙性变化对吸附热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为了探究酸化后焦煤的表面性和孔隙性变化对其吸附热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古交矿区焦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盐酸(HCl)和氢氟酸(HF)酸化处理,采用接触角法、低温液氮吸附法和微量热法等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酸化前后焦煤的煤-水接触角、表面张力、孔隙结构等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对吸附热的影响机制。结果酸化后焦煤的平均煤-水接触角由75.10°增至80.11°,平均表面张力由44.44 mJ/m^(2)减至39.48 mJ/m^(2),亲水性减弱;酸化后焦煤的总孔容、中孔孔容、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均增大,而微孔和大孔的孔容及比表面积均减小,表明矿物质脱除有利于微孔向中孔转化;同等压力下,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强,分子能量突破固体表面势垒,气体分子成为游离态,导致原煤和脱灰煤的积分吸附热和微分吸附热减小,且脱灰煤的吸附热高于原煤的。结论矿物质会减弱焦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且占据焦煤表面的吸附位。因此,酸化后矿物质的脱除导致焦煤表面的吸附位增加,是引起吸附热增大的主要原因。
张小东李冰辉张硕孙泽源刘晓
关键词:焦煤酸化孔隙性表面性吸附热
煤演化过程中THF可溶低分子化合物组成及化学结构变化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煤是由有机质和少量矿物质组成的混合岩,其中有机质组成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研究煤的有机组成和结构特征对煤炭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不同煤阶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组成和大分子结构的差异,以长焰煤、1/3焦煤、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等不同变质程度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氢呋喃(THF)索氏萃取,借助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核磁共振碳谱(;C-NMR)等测试手段,比较了不同变质程度煤中THF可溶有机化合物的差异,探讨了煤化过程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参数的变化机制,以期为煤组成和结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各类煤中的THF可溶低分子化合物均以含氧杂原子化合物为主,其中低、中变质的烟煤中以长链脂肪烃和含羧基的含氧化合物为主,高变质程度煤中以环烃和含醛基的含氧化合物为主。其次为脂肪类化合物,芳烃含量较少,且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可溶组分的化合物类型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2) THF萃取作用对芳香碳数影响较小,表现为低分子化合物溶出后计算得到的芳碳率(f;′)与原煤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煤演化程度增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3)烟煤和无烟煤中可溶低分子化合物组成和大分子结构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煤化作用第2次跃变期间(0.5%~1.3%,R;),羧基类低分子化合物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芳环结构由1~2环的苯、萘等结构转化为1~3环的苯、萘、蒽等结构,进入第3次跃变(R;在2.0%左右)阶段,芳香缩合反应加剧,芳香基本结构单元增大,出现芘等4环结构的稠环,强烈的热裂解作用使得低分子化合物脱离煤体,可溶组分显著减少。研究认为,不同煤阶煤的THF溶剂萃取率及其组成的变化,是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可溶低分子化合物含量和种类、赋存方式,及可溶低分子化合物与溶剂、大分子结构间作用力大小的不同的
孙泽源张小东张硕张硕刘晓
关键词:变质程度大分子结构四氢呋喃
溶剂改造下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的差异性变化及机理被引量:11
2017年
以山西霍尔辛赫采集的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CS_2)、有机酸(CH_3COOH)、无机酸(HCl)、强氧化剂(ClO_2)分别对不同煤体结构煤进行溶剂改造实验,并借助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探讨了溶剂改造下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的变化规律,认为不同类型的溶剂作用促使不同煤体结构煤中的纳米级孔隙发生差异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因溶剂改造下煤中小分子化合物、表面官能团以及矿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体破坏程度的增加,各类溶剂的抽提(溶出)率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且有机溶剂的抽提率要远大于无机溶剂的溶出率;不同溶剂作用后,煤的BET比表面积和BJH孔容显著增大.其中,有机溶剂作用下破坏程度较大的煤样开放孔数量大于破坏程度较小的煤样,而无机溶剂作用下仅在碎粒煤大孔径阶段开放孔数量明显增加;各类溶剂对煤样均具有一定的扩孔效果,特别是对小孔径段的扩孔效果最为明显.相比而言,有机酸、有机溶剂孔隙改造效果最为显著,无机酸、氧化剂不显著.
张小东郝宗超张硕杨延辉杨艳磊
关键词:构造煤
基于模糊数学的豫东煤系气资源勘探有利区预测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预测煤系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研究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系统分析了影响煤系气的生成条件、储层条件、含气条件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建立了豫东地区煤系气有利区预测的评价体系,结合模糊数学的计算方法,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综合评价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初步预测豫东地区煤系气最有利区块位于ⅱ1和ⅳ1区块,综合评价系数为0.808和0.788。两区块良好的含气性和储层条件,表现出更有利于煤系气的勘探开发。
张小东张硕张硕王昆张鹏朱春辉
关键词:有利区预测
绳索牵引单壁密闭取芯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绳索牵引单壁密闭取芯装置及方法,本申请的密闭取芯装置在球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定位旋转杆和下定位旋转杆,并配合相应的上安装凹槽和下安装凹槽,在上安装凹槽内设置第一牵引绳,在下安装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牵引绳,使第...
王志明张硕丁立培孙玉宁张小东刘晓孙志东白二虎王永龙张宏图陈旭
一种多溶剂组合压裂液及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溶剂组合压裂液及煤层气井压裂施工工艺,提出了以多类型组合溶剂为基础的压裂施工工艺技术与方法。本发明中在前置液阶段注入的多组分酸,可以溶蚀煤中的矿物质且打开地层;携砂液初期注入有效的有机溶剂,促进有机溶剂...
张小东张硕胡修凤杨艳磊赵家攀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