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登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多普勒
  • 1篇咽肿瘤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诱导型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造影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状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病毒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潘登华
  • 2篇陈罡
  • 2篇卢景宁
  • 1篇吴玉泉
  • 1篇李祖云
  • 1篇何云
  • 1篇韦康来
  • 1篇彭金波
  • 1篇杨红
  • 1篇钟腾飞
  • 1篇王翰林
  • 1篇李海源
  • 1篇周玲慧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评估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24 h疗效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对评估肝细胞癌(Hepath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24 h疗效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行RFA治疗22例患者共23个HCC病灶纳入本研究。分别于RFA术前1 d、术后24 h及术后1月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ARFI检查,观察消融灶硬度变化,对比3种方法对消融灶范围的显示情况。结果:23个消融灶RFA术后24 h及术后1月ARFI弹性图均表现为黑暗色(质硬),较术前质硬,边界清晰,范围增大。术后24 h消融灶内部及边缘ARFI弹性值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与术后1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6,P=0.50);术后24 h及术后1月消融灶周边肝实质ARFI弹性值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74,P=0.92)。术后24 h及术后1月ARFI与CEUS显示面积的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88,P=0.49),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ARFI能够清晰显示RFA术后24 h消融灶范围,与CEUS结果相似,优于常规超声,并能定量反应消融灶硬度变化情况。
周玲慧何云杨红卢景宁彭金波吴玉泉李勋泰甘雨洋潘登华
关键词:肝细胞导管消融术多普勒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以及与鼻咽癌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鼻咽部正常黏膜组织,115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i N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i NOS表达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i NOS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及i NOS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复发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i NOS的阳性表达率为57.4%,与正常鼻咽部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ROC研究i NOS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发现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605,0.802),P=0.01]。在鼻咽癌组织中,i NOS与年龄(r=0.269,P=0.004),淋巴结转移(r=0.242,P=0.009),临床分期(r=0.282,P=0.002)呈正相关。结论 i NOS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与鼻咽癌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有关。
李祖云潘登华钟腾飞罗义欢王翰林陈罡
关键词:鼻咽肿瘤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
人乳头状病毒E6蛋白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重要因素。HPV的早期基因区编码早期调控蛋白中的E6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表达E6蛋白诱发宫颈癌的机制包括降解P53蛋白、激活端粒酶、影响与PDZ蛋白的交联作用、扰乱细胞的信号转导、抑制免疫识别和阻碍细胞凋亡等途径。靶向HPV E6蛋白有望在宫颈癌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潘登华何融泉韦康来陈罡
关键词:宫颈癌E6蛋白人乳头状病毒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肝硬化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的变化
李海源卢景宁潘登华凌海英杨红何云陈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