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锋

作品数:36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手术
  • 5篇颅内
  • 5篇脑出血
  • 5篇胶质
  • 5篇出血
  • 4篇凋亡
  • 4篇血肿
  • 4篇增殖
  • 4篇术后
  • 4篇细胞增殖
  • 4篇胶质瘤
  • 4篇高血压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2篇蛋白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预后
  • 2篇诊疗

机构

  • 26篇襄阳市中心医...
  • 10篇武汉大学
  • 3篇武汉市中心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36篇陈锋
  • 14篇周达全
  • 11篇周毅
  • 11篇彭鹏
  • 10篇王志勇
  • 8篇胡克琦
  • 8篇敖祥生
  • 8篇刘汉东
  • 7篇黄星
  • 6篇张海泉
  • 5篇王旭
  • 4篇徐廷伟
  • 3篇王焱林
  • 3篇向春香
  • 3篇张宗泽
  • 3篇詹飞
  • 3篇蔡利
  • 3篇袁静萍
  • 3篇朱耀祖
  • 2篇陈婷

传媒

  • 5篇第16届中南...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少见并发症(附9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外周骨化1例,腹腔内形成水囊1例,腹腔管进入右心房1例,双重感染1例,妊娠阑尾炎逆行感染2例,腹腔管经肛门脱出1例。结果:经检查确诊后,再次手术,均...
黄星周毅胡克琦张海泉王志勇陈锋
关键词: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术前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改良作用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改良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20):0.375%罗哌卡因20 ml组(R1组)、0.375%罗哌卡因12 ml组(R2组)和对照组(C组)。R1组和R2组麻醉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术,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和12 ml。术后均采用1 μg/ml舒芬太尼行PCIA,负荷量2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术后4、8、12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R1组和R2组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各时点血浆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与R2组比较,R1组舒芬太尼用量、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各时点血浆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R1组和R2组未见穿刺部位血肿和感染的发生。结论术前TAP阻滞可增强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其中0.375%罗哌卡因20 ml效果更佳。
陈超颜学滔陈锋柯剑娟张宗泽冯晓波
关键词:酰胺类腹肌神经传导阻滞腹腔镜检查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6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尽量减少和避免颅内感染的风险。方法以2011年3月-2015年7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44例开颅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感染状况的结果,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44例患者,感染32例,感染率为9.30%;脑室管引流、ASA评分、脑脊液漏、手术时间为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室外引流、ASA评分、脑脊液漏和手术时间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要注意室外引流、ASA评分、脑脊液漏和手术时间等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及时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感染率。
徐廷伟敖祥生秦永芳周毅黄星刘汉东陈锋张海泉王志勇王旭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内感染术后感染
钛网早期行颅骨修补手术时机与方法:的探讨
周达全陈锋周毅敖祥生
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对颅咽管切除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近五年21例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结果,从手术路径对肿瘤显露的程度、全切率、对周围结构的保护的可靠性、不同入路的难易及耗时、手术者的主观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
周毅胡克琦徐廷伟陈锋王旭
2273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总结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2013年21年间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7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
周毅陈锋周达全敖祥生黄星刘汉东徐廷伟胡克琦蔡利王志勇张海泉
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HPC)的诊断及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颅内M-H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3~130个月,5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56个月,其中1例出现椎管内转移。结论M-HPC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微手术以及术后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彭鹏郭东生王宝峰郭松波周达全陈锋刘汉东周毅
老年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分析(附91例报告)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91例小脑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预后,1、2级为治愈,3、4级为好转,5级为无效。结果 48例采取保守治疗,其中治愈19例,好转22例,无效7例;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1例,其中治愈14例,好转11例,无效6例;CT引导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4例,其中好转2例,无效2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8例,治愈3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老年高血压性小脑出血血肿量〈10 ml者,首选保守治疗;出血量〉10 m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0分、意识障碍程度较深或逐渐加深、没有其他系统器官严重疾病者首选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而且术中应开放枕骨大孔2-3 cm并开放寰椎后弓1-1.5 cm,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意义。
陈锋周毅郭蕾周达全彭鹏黄星
关键词:小脑出血老年人血肿清除术预后
延伸至右心房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瘤一例
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该肿瘤原发于子宫或子宫盆腔的静脉壁,早期表现为多发性或累及盆腔的子宫肌瘤。肿瘤可侵入子官或盆腔的静脉内,经骼静脉延伸、扩展至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甚至经三尖瓣进入右心室、肺动脉,造成严重的...
谭最胡学宁谢友利陈锋
关键词:右心房超声检查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鞍区中枢神经细胞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中枢神经细胞瘤是相对较少见的颅内肿瘤,WHO Ⅱ级,常发生于脑室系统,尤其是透明隔、第三脑室、侧脑室。最近也有报道该肿瘤发生于脑室外,并命名为脑室外中枢神经细瘤(extraventricularneurocytoma,EVN)。
彭鹏胡克琦陈锋周达全朱耀祖刘汉东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鞍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