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卿
- 作品数:27 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实验及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紫草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紫草汤给药组吞噬指数K和吞噬系数α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吞噬指数K低、中、高剂量...
- 张少卿张君
- 关键词:紫草汤过敏性紫癜
- 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实验及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紫草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紫草汤低、中、高剂量组吞噬指数K和吞噬系数α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呈量效关系;(2)紫草汤能使小鼠的胸腺指数降低,且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但脾脏指数各组间无统计意义;(3)紫草汤各给药组在抑制百分率上也高于生理盐水组,且呈量效关系,但无统计意义。结论紫草汤可能是一个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方剂,通过抑制免疫、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来治疗过敏性紫癜。
- 张少卿张君
- 关键词:紫草汤过敏性紫癜疗效机制
- 热毒血瘀证紫癜性肾炎患儿尿液代谢组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热毒血瘀证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尿液代谢组变化情况,以期寻找潜在中医证型标志物。方法基于LC-MS/MS技术,利用SIMCA及MetaboAnalyst分析热毒血瘀证HSPN患儿尿液代谢组产物差异变化,探究热毒血瘀证HSPN患儿潜在发病机制及证型诊断标志物。结果热毒血瘀证HSPN患儿的发病机制与精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三羧酸循环(TCA)代谢的异常变化有关,且通过对比S图变化发现胱氨酸与1,3-二甲基尿酸是热毒血瘀证HSPN的患儿潜在中医证型标志物。结论该研究通过代谢组学为热毒血瘀证HSPN患儿发病机制及中医证候分型研究提供了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研究结果,为中医证型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力参考。
- 叶怀宇宋奇张君许枬张少卿
- 关键词:热毒血瘀证紫癜性肾炎代谢组学
- 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体质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儿童中医体质评价标准进行完善,运用完善后的体质标准对163例正常儿童及222例过敏性紫癜儿童进行体质调查,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体质类型。结果:正常儿童中医体...
- 张少卿张君王绍洁李铁男陈家惠赵历军张蕊鹂孔金凤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中医体质
- 文献传递
- 过敏性紫癜病例分析及紫草汤的实验研究
- 目的:(1)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证候、肾损害、方药及转归等临床特点;(2)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机制的初步研究。
方法:(1)临床病例研究:对2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辨证、肾损害...
- 张少卿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紫草汤中医辨证犀角地黄汤网状内皮系统
- 文献传递
- 张君从“络”论治过敏性紫癜被引量:23
- 2019年
- 基于络病理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之论述,从阳络、阴络及肾络的角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探讨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及中医病因病机。同时将络病学说中阳络、阴络及肾络与"热、毒、瘀、虚"病机相结合运用于临床治疗中,并提出以"瘀"邪贯穿疾病始终之病机,以"活络化瘀"之治法为原则贯穿疾病始终,结合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将活血化瘀药及藤类药物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疗中,并且重视后期络病调护。
- 李爽张君张少卿
- 关键词:络病学说过敏性紫癜
- 紫丹颗粒早期干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肾损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紫丹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将2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紫丹颗粒,对照组加用紫丹颗粒安慰剂,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西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均随访1年,记录患儿肾损害出现时间及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肾损伤发病率为6.25%(8/128),对照组为14.84%(19/128),均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肾损伤发病时间是主要以0~3个月多见,二组肾损伤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西医总有效率为96.09%,对照组为85.94%;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09%,对照组为79.81%,二组西医及中医证疗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紫丹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有效降低肾损害的发生。
- 张少卿张君王绍洁李铁男徐荣谦杨颖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
- 愈肾颗粒不同药对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2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考察黄芪、太子参(益气摄血组),牡丹皮、丹参(凉血化瘀组),紫草、益母草(解毒化瘀组)3组药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取中药药对的含药血清。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刺激因子,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使其发生增殖。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观察各组间MMP-2,TIM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益气摄血组对TIMP-2抑制作用显著,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他2组虽有抑制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药对对MMP-2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太子参可通过抑制TIMP-2的基因表达,发挥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 杨冠琦丁晓欢岳志军张少卿张君
-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 紫丹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评价紫丹颗粒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6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122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紫丹颗粒,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紫丹颗粒安慰剂,疗程均为4周。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尿常规、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判定肾损害发生情况,同时观察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生肾损害8例(6.45%),对照组为19例(1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疾病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09例占87.90%,有效15例占12.10%,无效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02例占83.61%,有效20例占16.39%,无效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11例占89.52%,显效8例占6.45%,有效5例占4.03%,无效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03例占84.43%,显效13例占10.66%,有效6例占4.91%,无效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丹颗粒能够减少HSP患儿肾损害的发生。
- 张君张少卿王绍洁李铁男陈家惠赵历军徐荣谦杨颖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72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乳酸激酶(CK)、乳酸激酶同工(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钙蛋白Ⅰ、CK、CK-MB、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的辅助应用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提高IL-10水平有关。
- 张少卿杨冠琦丁晓欢修婵赵兴伟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黄芪注射液IL-10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