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鹏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静脉
  • 4篇输液
  • 3篇植入
  • 3篇经颈内静脉
  • 3篇颈内静脉
  • 2篇血栓
  • 2篇植入式输液港
  • 2篇栓塞
  • 2篇体位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静脉输液
  • 2篇静脉输液港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8篇苏州大学

作者

  • 8篇杜鹏
  • 7篇倪才方
  • 6篇樊宝瑞
  • 6篇金泳海
  • 2篇段鹏飞
  • 2篇杨超
  • 2篇沈健
  • 1篇李智
  • 1篇李岭
  • 1篇张帅
  • 1篇李明明
  • 1篇杨俊
  • 1篇包文霞
  • 1篇刘莹莹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初步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例ASMAE患者。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为(74.4±10.5)岁;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闭塞1例,中段闭塞7例,起始段+中段闭塞4例。采用AngioJet装置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对治疗后还存在血管残余狭窄者予以球囊扩张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术后早期根据症状、体证评估疗效,术后1、3、6个月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评估肠系膜上动脉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抽栓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抽吸时间为30~161 s,平均(81.0±39.3)s;术中尿激酶用量(10~30)×10;U,平均(15.8±6.7)×10;U。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部位完全再通,4例行补充性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治疗后血管恢复通畅,其中2例单纯扩张、1例支架植入、1例球囊扩张结合支架植入。无动脉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临床有效11例,无效1例,死亡1例。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无腹痛、黑便、腹泻等症状。11例患者CTA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血流通畅,无狭窄/闭塞表现。结论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SMAE方法安全可行,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樊宝瑞金泳海段鹏飞杨超徐一丁杜鹏倪才方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腔内治疗
经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的估算方法
杜鹏倪才方樊宝瑞沈健金泳海
国产化CT电磁导航系统在穿刺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杨俊杜鹏李智倪才方
脾切除术后脾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2014年
脾动静脉瘘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脾动静脉瘘临床上可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腹腔积液、呼吸障碍、心脏衰竭等.2014年4-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脾切除术后脾动静脉瘘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由介入放射科协助,运用脾动脉栓塞术+腹腔动脉造影术成功治疗该例脾动静脉瘘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示腹腔积液消失,门静脉高压症症状消失,肝肾功能恢复正常.
刘莹莹杜鹏包文霞李岭
关键词:脾动静脉瘘介入治疗脾切除术
综合介入一体化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短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综合介入技术一体化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科行AngioJet血栓清除术为主的综合介入一体化方案治疗23例急性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ngioJet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植入均在一次手术中完成。术后即刻复查造影,若血栓清除率Ⅲ级且下肢深静脉与下腔静脉无大块游离血栓(最大径〉5 mm),则经原滤器输送鞘回收滤器;若血栓清除率为Ⅰ、Ⅱ级,或下肢深静脉、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则解脱滤器,术后所有患者保留鞘管持续溶栓。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行彩超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了解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 结果血栓清除率Ⅲ级者20例(87%),均成功完成综合介入一体化治疗;血栓清除率Ⅱ级者3例(13%),解脱滤器,并经溶栓治疗后顺利取出。21例患者合并髂静脉狭窄,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21枚。所有患者未发生出血、症状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 结论采用综合介入技术一体化治疗急性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印于金泳海段鹏飞樊宝瑞杨超张帅杜鹏倪才方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栓塞和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综合介入治疗
经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的估算方法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导管留置长度的影响因素,并推导出导管留置长度的估算公式。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行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患者36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术中透视确定导管长度,记录每例患者穿刺点至囊袋切口距离(点切距)、身高、体重等数据,研究上述数据和导管留置长度的相关性。结果经颈内静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长度(L),与皮肤点切距(d)和患者身高(h)存在线性相关,估算公式为:L(右侧)=1+0.8×d+0.1×h,L(左侧)=19+0.9×d。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长度与皮肤点切距和患者身高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点切距和身高较好地估算出导管留置长度,指导临床实际操作。
杜鹏倪才方樊宝瑞沈健金泳海
体位改变时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由卧位至立位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接受颈内静脉植入胸壁港患者,均于术后拍摄卧位和立位X线胸片,测量由卧位至立位时导管头端移动距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导管头端移动距离的影响因素。结果由卧位至立位时导管头端呈向头侧移位倾向,平均移动距离(15.82±16.87)mm。导管头端移动距离与性别(P=0.039)及皮脂厚度(P=0.011)呈正相关,与留置导管长度(P=0.039)呈负相关。结论由卧位至立位时,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导管头端倾向于向头侧移位,移动距离与患者性别、皮脂厚度及留置导管长度相关。
俞靖凡金泳海樊宝瑞杜鹏李明明张申倪才方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位
立位时静脉输液港港体位置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立位时经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港体位置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颈内静脉植入胸壁式输液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经术中透视确定导管位置,记录每例患者平卧位和立位时锁骨上缘至囊袋切口距离及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为(BMI)等数据,研究立位时港体位置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立位时港体位置会产生下移,总体平均下移距离为(1.50±0.74)cm;男性与女性、左侧与右侧位置下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5、0.211);下移距离与患者BMI呈正相关(r=0.402,P<0.01)。结论胸壁式静脉输液港港体位置在立位时向下移动,且患者BMI越大下移越明显。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时,应根据患者体型适当多预留部分导管长度。
杜鹏倪才方樊宝瑞金泳海
关键词:体质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