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花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Ⅰ.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被引量:83
- 2004年
- 在陕西关中黄土区连续 2 3年进行了不同施肥、小麦 玉米轮作定位试验 ,研究了 0~ 10 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长期单施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且配施均可增加耕层 (0~ 2 0cm)土壤有机质含量 .长期施用厩肥并配施化肥处理对土壤总磷库及无机磷库、速效磷的贡献大于玉米秸秆处理 .长期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全磷、无机磷和速效磷含量 ,增加幅度低于厩肥和休闲处理 ,与秸秆处理对全磷、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效应相近 .2 3年的不同施肥处理 ,与无肥处理相比 ,其理土壤磷素增量在 0~10 0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点是 :全磷增量剖面分布可为 3层———耕层 (0~ 2 0cm)为显著累积层 ,2 0~ 6 0cm土层为微增 亏损层 ,6 0~ 10 0cm土层为轻度累积层 .速效磷增量剖面分布趋势与全磷增量分布趋势基本相同 ,仅在 6 0~ 10 0cm土层累积较弱 .
- 谢林花吕家珑张一平刘选卫刘利花
-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
-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Ⅱ.无机磷和有机磷被引量:76
- 2004年
- 采用蒋柏藩 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方法和灼烧法、Bowman Cole的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 ,研究了定位试验 2 3年的 0~ 10 0cm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形态组成 .结果表明 ,无机磷含量为厩肥 >休闲 >化肥 >低秸 >高秸 >中秸 >无肥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无机磷各组分的IPi 值呈现以下特点 :Ca2 P、Ca8 P、Al P的IPi 值较低 ,Ca10 P、Fe P、O P的IPi 值较高 .与无肥处理的无机磷各组分IPi 值相比 ,厩肥与休闲处理Ca2 P、Ca8 P、Al P的IPi 值显著增大 ,Ca10 P、Fe P、O P的IPi 值减小 ,其中以Ca10 P的IPi 值减小较大 .单施化肥处理Ca2 P、Ca8 P、Al P、O P的IPi 值也增大 ,Ca10 P、Fe P的IPi 值减小 ,显示长期单施化肥不仅可明显提高Ca2 P、Ca8 P、Al P含量 ,而且对O P的增长有显著作用 .3种秸秆处理基本上呈现Ca2 P、Ca8 P、Al P的IPi 值增大 ,Ca10 P、Fe P、O P的IPi 值减小趋势 .从就有效磷 (Ca2 P、Ca8 P、Al P)含量而言 ,厩肥处理高于化肥处理 ,而单施化肥处理高于玉米秸秆处理 .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磷含量 .对土壤有机磷库的贡献 ,玉米秸秆处理大于厩肥处理 .施入有机肥 ,可增加土壤有机磷各组分的含量 ,而化肥则主要是促进土壤稳定性有机磷向活性、中活性有机磷转化 .
- 谢林花吕家珑张一平刘利花
-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
- 土壤磷素淋溶预测指标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长期肥料试验地0—20 cm耕层土壤研究表明:(1)易释放的各形态磷与全磷呈正相关关系;(2)土壤磷素的释放能力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处理的缓冲能力不同。释放能力的大小也与全磷的多少有关;(3)土壤全磷与PSD(土壤磷饱和度)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因此,基于以土壤饱和度为25%作为预测指标,把土壤全磷环境敏感指标(TP)为1.92 g/kg作为关中磷淋溶的环境敏感指标。
- 孙宏飞吕家珑刘利花张翠荣
-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利用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对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为猕猴桃新种质的挖掘和品种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技术,对采自秦岭山区的野生猕猴桃24个优良单株和中华猕猴桃等6个种或变种及其品种的22份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通过引物筛选,用16个RAPD引物对46份猕猴桃资源扩增出235条带,其中22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6.29%;各猕猴桃资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139 53-0.807 34;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99-13’与‘武植2号’、‘魁蜜’、‘金阳1号’、‘武植6号’、‘中华♂’和‘广西红肉’等中华系列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聚在一起,其余23份野生猕猴桃与‘哑特’、‘秦美’、‘徐冠’、‘徐香’等猕猴桃品种遗传距离较近。【结论】24份秦岭野生猕猴桃资源中,‘野生99-13’属中华系列猕猴桃,其余23份均属于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 var.deliciosa)。
- 魏艳霞王飞吕俊辉姚春潮刘利花胡英建
- 关键词:野生猕猴桃RAPD
-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阈值”研究被引量:45
- 2003年
- 对长期 (2 4年 )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耕层 Ca Cl2 - P和 Water- P的含量远比 Olsen- P要小得多 ,可以淋溶的磷素含量普遍较低 ;长期施用厩肥和化肥加秸秆并休闲的土壤更易发生磷素淋溶 ;Ca Cl2 - P和 Water- P之间以及 Water- P和 Olsen- P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土壤耕层中 Olsen- P含量达 2 3mg/ kg,是该土壤发生磷素淋溶的“阈值”。
- 刘利花杨淑英吕家珑
- 关键词:施肥土壤阈值土壤耕层
- 半湿润易旱区红富士苹果园初夏土壤理化特性及施肥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通过田间调查及对高产果园(≥22 500 kg/hm2)和低产果园(〈18 000 kg/hm2)土壤样品的分析,研究了半湿润易旱区红富士果园初夏土壤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园和低产园的物理特性和养分状况差异显著。高产园土壤pH显著低于低产园,而电导率及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都显著高于低产园,其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到丰富水平,符合高产优质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标准,而低产园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或缺乏水平;两类果园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其它土层。有机质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苹果的需肥特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及有效性,初步提出了低产园的优化施肥结构模式:增施有机肥和补施氮、磷肥为主,配施一定量的钾肥和微肥,以保证苹果的丰产优质。
- 刘利花范崇辉张立新韩明玉
-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园施肥结构半湿润易旱区
- 渭河水体磷素富营养化状况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对渭河(杨凌段)水体的营养水平(主要是以磷为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水体TP浓度为0.18 ̄1.47 mg.kg-1;平均为0.63 mg.kg-1,说明渭河水体TP已经开始富集了。在TP中,PP和DOP占TP的百分数明显比MRP所占的分值高。渭河水体的PP含量为0.056 ̄1.28 mg.kg-1,平均0.37 mg.kg-1,占TP的10.92% ̄87.34%;DOP含量为0.033 ̄0.33 mg.kg-1,平均为0.15 mg.kg-1,占TP的2.25% ̄62.64%;MRP含量为0.017 ̄0.39 mg.kg-1,平均为0.12 mg.kg-1,占总磷的3.17% ̄60.75%。
- 刘利花吕家珑张翠荣刘廷海张晋爱
- 关键词:磷富营养化
- 渭河水体富营养化与土壤磷素淋溶的研究
- 定期采集渭河水样,从总磷(TP),颗粒附着态磷(PP),总溶解态磷(TDP),可反应性无机磷(M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等形态进行研究,查明了渭河水体从04年3月到05年3月磷素富营养化动态特征,分析了共计11次渭...
- 刘利花
-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速效磷含量底质填土磷素水平
- 文献传递
- 半湿润易旱区红富士苹果园初夏叶片养分状况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田间调查及对高产果园(≥22500 kg/hm2)和低产果园(<18000 kg/hm2)叶样品的分析,研究了半湿润易旱区红富士果园初夏叶片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高产园和低产园差异显著,总体上看,氮高产园处于中等到丰富水平,符合高产优质果园含量的标准,低产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磷、钾较丰富。根据苹果的需肥特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及有效性,初步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氮肥及补施磷、钾肥的优化施肥结构模式,以保证苹果的丰产优质。
- 高泽李丙智张立新刘长虹刘利花
- 关键词:半湿润易旱区叶片养分施肥结构
- 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园初夏土壤养分状况及落叶分解与养分释放研究
- 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红富士果园土壤理化特性及落叶分解过程中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探讨了该区盛果期红富士节果园初夏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养分状况及苹果树落叶分解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试区高产园土壤有机质含量...
- 刘利花
- 关键词: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落叶分解土壤有效有效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