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永
- 作品数:24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张家口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发作性睡病8例报告
- 2000年
- 发作性睡病为临床少见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1)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2)猝倒类型为发作性突然肌张力丧失;(3)睡瘫症;(4)入睡性幻觉症或叫半醒状态现象;(5)同时伴有ERM相睡眠起始的脑电图特征。完全具备以上5条者更为少见,约为10%左右。大多病人为其中一项或两项。同时对发作机制从脑干网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神经递质方面加以探讨,对与之鉴别疾病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部分治疗方法。
- 李春永翟秀珍裴洪彬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猝倒幻觉胆碱能
-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48例死亡原因分析
- 1989年
- 我院1981~1987年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390例。死亡48例,死亡率为12.3%,低于国内外报道的15%。本组48例中47例腰穿检查脑脊液,1例因腰椎结核而未能腰穿,系死后尸检证实。
- 常风鸣李春永邹玉安石相元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侧脑室引流渗出性胸膜炎粟粒性肺结核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被引量:1
- 2002年
- 李春永翟秀珍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 发作性睡病被引量:1
- 2000年
- 本文分析了发作性睡病为临床少见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①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②猝倒类型为发作性突然肌张力丧失;②睡瘫症;④入睡性幻觉症或叫半醒状态现像;⑤同时伴有ERM相睡眠起始的脑电图特征.完全具备以上5条者更为少见,约为10%左右。大多病人为其中一项或两项。同时对发作机制从脑干网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神经递质方面加以探讨,对与之鉴别疾病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部分治疗方法。
- 李春永翟秀珍裴洪彬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猝倒幻觉
- 首发双下肢无力的肺癌5例误诊分析
- 2000年
- 以双下肢无力为首发症状就诊,较长时间误诊,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肺癌的5例患者,其临床表现缺乏呼吸系统症状,为避免误诊,应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详细询问病史。
- 潘妍婷李春永
- 关键词:误诊分析副肿瘤综合征双下肢呼吸系统症状胸部X线
- 脑深部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
- 2004年
- 潘妍婷李春永
- 关键词:脑静脉血栓形成
- CT扫描中伪影的产生与排除
- 1992年
- 在CT扫描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所呈图像除正常组织及病变影像外,还可出现各种异常影像,这些异常影象均称伪影。伪影即影响组织结构的真实,又防得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此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伪影的产生机制与消除伪影。对CT图像的正确分析诊断有一定帮助。
- 朱建华李春永
- 关键词:病人因素胃肠蠕动颅骨缺损导尿管
- 颅内感染疾病继发急性肝坏死5例分析
- 2000年
- 本文报告颅内感染疾病继发急性肝坏死5例。占同期颅内感染疾病住院人数的1%。其中,诊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2例;单化疱疹性脑炎1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本组病例的特点是病初和治疗中均有肝功能异常,逐渐出现全身黄染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急剧变坏。分析其原因有三:1、已有肝功能异常的结核性脑膜炎,在抗痨药治疗中,抗痨药物会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伤,又多使用氟美松防止颅内粘连,量大时间长。也会进一步促进了肝细胞的坏死。2、一次病毒感染合并有多脏器的损坏,治疗中保肝措施不利。3、重症感染者病程长,多种药物长期应用易导致肝脏功能的继发性损伤。
- 李春永翟秀珍马亚平裴洪彬
- 关键词:颅内感染黄疸肝坏死
- 蛛网膜下腔出血低钠血症分析(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997年
- 收集我院1993年2月~1996年8月间经头颅CT及腰穿证实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继发低钠症者7例,分析SAH后低钠原因,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40~73岁,平均58.7岁。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1~5天。 二、首发症状及体征:全部病人均有头痛,呕吐、和/或脑膜刺激征,其中2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病初无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神经系症状。1例有高血压病史。
- 潘妍婷李春永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低钠血症病例分析
- 表现发作性睡病的常见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在临床工作中以发作性睡病为表现形式的常见疾病有:原发性发作性睡病、反应性低血糖、低血钙、肿瘤(如桥小脑脚肿瘤、蝶鞍区肿瘤)、颅内炎症等.因此,在工作中.需做好鉴别诊断.
- 潘妍婷李春永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常见病蝶鞍反应性低血糖颅内低血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