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南二区西部3号站地区CDG驱油效果分析
- 本文结合南二区西部3号站地区开展的CDG驱油室内实验评价和现场试验研究情况,总结了CDG体系的主要特性,对比分析了试验区和工业化聚驱的动态反映特点和降水增油效果,该试验取得的初步认识为推广应用CDG驱油技术提供了实践依据...
- 袁新强陈金凤林春艳
- 关键词: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
- 文献传递
- 聚合物微凝胶组合驱油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使用双管并联长岩心填砂模型和五点法层间非均质模型,模拟研究聚合物溶液和微凝胶体系的流动特征、分流作用和剖面调整能力,探讨微凝胶与低浓度聚合物交替段塞组合的调驱性能和驱油效果,为提高采收率组合驱油方法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 张燕宋吉水唐金星袁新强李宜强
- 关键词:采收率驱油效果
- 复合热泡沫体系驱油效果研究被引量:28
- 2010年
- 复合热泡沫体系驱油是聚合物驱之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接替技术。该体系具有泡沫驱油和热力采油的优点,又具有一定二氧化碳和氮气驱油的作用。实验选择HY-3表面活性剂为发泡剂,热烟道气为发泡气体,羧甲基纤维素纳为稳泡剂。实验结果表明,起泡体系与烟道气同时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好于交替注入效果;随着复合热泡沫段塞的增大,驱替压差和泡沫驱采收率随之增加,优化出的泡沫段塞为0.6PV;复合热泡沫体系加入稳泡剂后,增加了复合热泡沫的强度,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幅度增加;聚合物驱后,复合热泡沫体系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高温条件下,复合热泡沫驱油提高采收率达到16.29%。
- 袁新强王克亮陈金凤刘小波
- 关键词:发泡剂稳泡剂驱油效果
- 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的模式聚类在复杂岩性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针对油藏地质中复杂地层岩性划分存在的模糊性和多解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的模式聚类划分复杂地层岩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隐含传统算法交叉算子功能的基因换位等遗传算子来实现进化操作 ,简化了遗传过程 ,同时避免了早熟收敛问题 .用PGA求解模式聚类问题可使聚类结果不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 .采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10 8个地层样本进行处理 ,总符合率达 88.0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复杂岩性识别的精度 .
- 许少华孙文德肖玉灿袁新强王焕琴
- 关键词:模式聚类岩性划分地层油藏地质
- 套损低压区压力界限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在深入调查分析大庆油田南二区西部套损特征的基础上,在该区建立了15个标桩测量点,对大地三雏形变进行监测,来研究地层形变与地层压力关系。根据实际地质参数,建立16km2、10400个节点的地质模型,对三维位移场进行了历史拟合和连续3年动态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数据一致。为此,分3个不同地质构造区块,即地层倾角大于产的开发区块、地层倾角小于产的开发区块以及断层密集分布(间距小于600m)开发区块,来确定在防止单井套管损坏条件下,套损低压区可恢复的地层压力界限表达式。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动态管理。该方法在其它开发区块中应用后,经实践检验切实可行。
- 袁新强王友斌
- 关键词:生产井套管损坏地层压力数值模拟油田
- 可溶性硅磷酸盐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报道了用可溶性硅磷酸盐替代NaOH构成的可用于大庆油田的三元及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能的室内研究结果,实验温度45℃。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可溶盐的化学结构及作用原理。该可溶盐商品有缓蚀阻垢作用。由4~12g/L该可溶盐、1~4g/L烷基苯磺酸盐、1.2g/L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之间产生超低(10-3mN/m)界面张力。分别与12/3/1.2(g/L)NaOH/表/聚三元体系及1.2(g/L)聚合物溶液相比,12/3/1.2可溶盐/表/聚三元体系和8/1.2可溶盐/聚二元体系,在0.2时人造均质岩心中的流动压差相近,流度控制能力较强,根据岩心分流率测定结果,高、中、低渗(1.2、0.6、0.2μm^2)并联岩心中调剖能力相当但耐水冲刷能力较强。在高、中、低渗并联岩心上,水驱后注入0.5PV8/3/1.2可溶盐像/聚体系的采收率增值(37%)与12/3/1.2强碱像/聚体系相当,如将可溶盐浓度提高至12g/L,则采收率增值可达40.7%。表4参6。
- 袁新强李佰广赵劲毅
- 关键词:流动压降驱油效率大庆油田
- 高压复合热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能力实验被引量:5
- 2009年
- 复合热泡沫驱油技术是将泡沫驱油技术和热力采油技术集成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优势的三次采油技术。研究所涉及的复合热泡沫体系,选择HY-3表活剂作为发泡剂,热烟道气(由85%的N2和15%的CO2组成)作为发泡气体。该体系不但具有泡沫驱油和热力采油的优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CO2驱油和N2驱油的的作用。泡沫在地层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封堵能力,是泡沫体系能否取得理想驱油效果的关键。研究首次利用高压泡沫装置进行复合热泡沫高压渗流能力实验,研究了高压条件下复合热泡沫的稳定性及其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高压条件下,HY-3表活剂和烟道气可以在多孔介质中形成具有较强封堵能力的稳定泡沫,且在非均质岩心中的封堵效果明显好于在均质岩心中的封堵效果;岩心渗透率越高,阻力系数越大,泡沫封堵效果越好;注入速度越高,形成泡沫强度越大,泡沫封堵能力越好;气液比越大,泡沫渗流阻力越大,气液比达到1:1后,继续增大气液比对渗流阻力影响不大,为防止气窜,建议现场实施过程中气液比采用1:1。
- 袁新强李洁王克亮杜姗陈金凤
- 关键词:渗流能力多孔介质回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