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娟

作品数:79 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气象
  • 17篇气象服务
  • 10篇热带
  • 10篇雷达
  • 10篇副热带
  • 10篇副热带高压
  • 9篇天气雷达
  • 8篇灾害
  • 8篇西太平洋
  • 7篇气象服务效益
  • 7篇副高
  • 7篇暴雨
  • 6篇西太平洋副高
  • 6篇西太平洋副热...
  • 6篇满意度
  • 6篇急流
  • 6篇降水
  • 5篇多普勒
  • 5篇多普勒天气
  • 5篇多普勒天气雷...

机构

  • 31篇中国气象局
  • 30篇南京信息工程...
  • 17篇台州市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福建省气候中...
  • 1篇通辽市气象局
  • 1篇安徽省公共气...

作者

  • 79篇王丽娟
  • 17篇吕明辉
  • 16篇姚秀萍
  • 14篇王兴
  • 11篇苗春生
  • 7篇王坚红
  • 6篇朱彬
  • 5篇范晓青
  • 5篇张晓美
  • 5篇王静
  • 4篇朱文镇
  • 4篇王介君
  • 4篇刘颖杰
  • 4篇陈浩
  • 4篇李闯
  • 4篇江燕如
  • 3篇陈小素
  • 3篇王昕
  • 2篇樊仲欣
  • 2篇刘晓慧

传媒

  • 4篇气象
  • 4篇气象科技进展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海洋预报
  • 2篇黑龙江生态工...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第四届长三角...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28届中国...
  • 2篇纪念中央气象...
  • 1篇艺术科技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灾害学
  • 1篇软件工程师
  • 1篇中国减灾
  • 1篇浙江气象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副热带高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几年来在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方面的动力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即1)用普遍的实际大气的自由模来研究副高的形成和变异,分析实际自由模中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发现,实际自由模中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北抬和东退南落比实际...
陆维松陶丽王丽娟
关键词:自由模西太平洋副高
文献传递
2009年北京地区公众气象服务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2009年3月23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北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次公众气象服务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准确性、气象服务满意度以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三个方面。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北京地区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及对部分气象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公众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李闯范晓青吕明辉王丽娟王静杨静李欣
关键词:公众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工作服务满意度气象预报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冬春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关系的初探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逐月的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和逐层海温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年和晚年前一年冬季和春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中南部(8°-16°N,110°-120°E),而且热含量变化的信号在南海100~200 m之间最强。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冬春季,南海中南部热含量呈反位相变化。当南海夏季风早(晚)爆发,热含量为正(负)距平。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前期1-5月份南海中南部上层海洋热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尤其是3月份相关关系最好。当热含量为正(负)距平时,上层海洋异常得到(失去)热量,增大(减弱)了季风爆发前陆地冷海洋暖的海陆温差,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早(晚)爆发。
王丽娟王辉金啟华殷占福
北方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9年4月22-24日强沙尘暴过程的近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前后温、压和风速均出现了剧烈变化;蒙古气旋和冷锋是这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温度平流、涡度平流、垂直速度及位涡在气旋发展、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模拟的地面环流形势显示,模式对地面气旋的演变特征及地面大风模拟的较好,并指出地面大风区与沙尘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王丽娟王俊超叶金桃许杨
关键词:沙尘暴数值模拟
初冬一次冷锋输送过程对中国东部霾天气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_(2.5)浓度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空气污染输送指数和传输通量分析,针对2019年12月10~11日一次冷锋输送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霾期间高空500hPa以经向环流为主,伴随着高空低压槽引导地面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污染物浓度大值区也依次由华北地区移至黄淮、江淮地区.(2)冷锋过境前,华北至长江三角洲区域PM_(2.5)浓度均有明显增涨;北京以偏南方向的污染物输入为主,济南以西北和偏东方向输入为主,南京则主要是偏北和偏西方向的输入.(3)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将北京站的污染物清除;而济南站则受高压底部偏东风回流的影响,PM_(2.5)浓度维持在50μg/m^(3)左右;冷锋推进至南京站时西北风已较小,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不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整个过程中,江苏本地污染物贡献占25.8%,江苏以外的污染物贡献占74.2%,以输送为主.(4)冷锋过境后,3站的边界层结构也略有不同,北京站的逆温层迅速被打破;济南站由于受海上暖湿平流影响,近地面由等温层变成逆温层;而南京站的近地面则由逆温层变为等温层.本研究揭示了在冷锋南下过程中,上游污染物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南北方站点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物变化和清除特征.
王丽娟刘晓慧卢文张晨唐卫亚朱彬
关键词:冷锋
大气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思考被引量:2
2021年
以提升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大气科学专业“天气预报综合实习”课程为例,根据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作用。介绍平台的基本建设思路,指出该平台有助于探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能够辅助学生从不同视角去初步构建单站公众要素预报思路,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王丽娟唐卫亚江燕如陈旭红王妍朱素行谭桂容杜宁珠
关键词:大气科学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改革
东北冷涡过程对江淮梅雨期降水影响机制的分析
本文利用1954-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和温度资料以及740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对挑选出的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偏强年和偏弱年进行合成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西部热源对东北冷涡活动的影响;从...
王丽娟
关键词:梅雨期降水分析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南6个城市(北京、章丘、郑州、南阳、武汉、长沙)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3月7~8日)中高纬度500hPa平直的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为污染天气的发生和维持以及空气污染物的集聚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场.污染中期(3月8~10日)冷空气南下,地面冷高压向华东地区移动,重污染区域随冷高压前部的弱低压场或均压场由北向南移动.伴随着天气系统移动,六个地面观测站的边界层特征在时空上表现出相似性,由北向南各站在污染期间先后出现多层逆温,风速较小,逆温层下相对湿度较大.此次多层逆温的形成是由于夜间近地面辐射冷却、冷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锋面逆温以及边界层以上的下沉运动造成的.本研究揭示了在天气系统移动中,位于天气系统相同部位站点的边界层结构具有共同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张晨朱彬刘晓慧侯雪伟牟南南康汉青王丽娟
关键词:空气污染
东北冷涡过程对江淮梅雨期降水的影响机制被引量:42
2010年
利用1954—2003年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冷涡影响江淮梅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东北冷涡出现以后,随着它的东移南压与西伸的副热带高压之间相互作用,使我国江淮地区南侧对流层中上层的气压梯度力加强,气压梯度力做功使得动能增大,随后动能向下输送,导致江淮以南地区的西南低空急流形成;低空急流引导的北上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引导的南下干冷空气相互作用,有利于梅雨锋的形成和维持,激发江淮地区低层对流不稳定增加,上升运动出现,从而导致江淮梅雨期降水活跃。
王丽娟何金海司东温敏钟珊珊
关键词:东北冷涡江淮梅雨
台州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天气分型
基于2017—2021年的台州市14个站点的环境污染物浓度资料和台州市国家站及一般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台州市首要污染物特征,以及发生浓度高值时的气象因素阈值。并对各首要污染物发生区域污染时进行主观天气分型研究。结果表...
王丽娟邓方俊葛敏俊陈小素朱昊
关键词:首要污染物气象因素天气分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