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珍珍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氧环境下维生素C对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中大肠杆菌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研究313nm作为激发光时,不同氧环境下维生素C(Vc)对核黄素(Rf)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中大肠杆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含有50μmol/L的RF和0、12.5、25、37.5和50mmol/L维生素C的混合血浆与大肠杆菌液混合后盛装于12孔培养板、排除空气的PVC储血袋(乏氧)和充加纯氧的PVC储血袋(充氧),用313nm波长紫外光辐照,照射剂量为5J/mL,观察不同氧环境和Vc对RF化学灭活大肠杆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板中Vc有促进RF光化学灭活大肠杆菌的效能;在排除空气的PVC储血袋(乏氧)中,Vc促进RF光化学灭活大肠杆菌的效能的作用明显减弱;与乏氧环境相比较,在充加纯氧的PVC储血袋(充氧)中,Vc有促进RF光化学灭活大肠杆菌的效能,当Vc浓度为10mmol/L时,大肠杆菌的滴度下降4.3log/mL。结论在高含氧环境下Vc联合RF经313nm波长光源照射可有效灭活血浆中的大肠杆菌;Vc作为1种病原体灭活的光化学底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值得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 周伟业程珍珍张博莫琴王迅黄宇闻
- 关键词:维生素C核黄素光化学大肠杆菌
- 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形态及细胞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420 nm可见光下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从ACD全血中分离得到红细胞,按比例重悬于红细胞保存液中。实验组加入终浓度100μmol/L的核黄素,取5 m L注入PVC袋,置420 nm可见光光源下照射,照射剂量40 J/m L。对照组不加核黄素,取5 m L注入PVC袋,不光照。2组均在(4±2)℃储存,于保存0、7、14、21、28、35、42 d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渗透脆性、红细胞数量、Hct、平均红细胞体积,储存0、14、28、42 d检测游离Hb含量、溶血率。结果可见光下核黄素光化学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均在Na Cl溶液浓度为0.48%时开始溶血;储存期末实验组红细胞数量为(5.61±0.28)×1012/L、对照组(5.52±0.52)×1012/L(P>0.05);储存期末红细胞Hct实验组为(54±2)%、对照组为(53±4)%(P>0.05);储存期末实验组平均红细胞体积(96.50±2.48)f L、对照组(96.76±2.86)f L(P>0.05);储存期末FHb实验组为(0.137±0.005)g/L,高于对照组(0.081±0.005)g/L(P<0.05);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实验组(0.039±0.004)%,高于对照组(0.020±0.005)%(P<0.05),但仍满足标准。结论用420 nm可见光为照射光源,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的形态和膜结构无明显影响。
- 程珍珍张博黄宇闻莫琴王迅钱开诚
- 关键词:可见光红细胞
- 血细胞病原体灭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由于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血液及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是从根本上彻底杜绝输血相关病原体感染,保证输血安全的最可靠屏障。血浆病原体灭活已有亚甲蓝光化学等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仅就血细胞病原体灭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旨在明确这些技术的优劣势,希望能够为改进或开发新的处理技术指明方向。
- 程珍珍张博钱开诚
- 关键词:血小板红细胞
- 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形态及细胞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420nm可见光下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从ACD全血中分离得到红细胞,按比例重悬于红细胞保存液中.实验组加入终浓度100 μmol/L的核黄素,取5 mL注入PVC袋,置420 n...
- 程珍珍张博黄宇闻莫琴王迅钱开诚
- 关键词:红细胞可见光形态分析膜结构
- 文献传递
- 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的影响以及对淋巴细胞灭活效果的研究
- 背景输血是近代医学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输血亦可能存在导致受血者遭遇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的风险。目前,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血液病原体筛查,但现有检测技术由于病原体基因变异、免疫原性的改变以及感染的“窗口期”...
- 程珍珍
- 关键词:全血红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