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尾渣
  • 2篇
  • 1篇异相成核
  • 1篇弱磁
  • 1篇弱磁选
  • 1篇石煤
  • 1篇水处理
  • 1篇水解
  • 1篇填充聚丙烯
  • 1篇铁矿
  • 1篇铁离子
  • 1篇片状
  • 1篇贫磁铁矿
  • 1篇助磨
  • 1篇助磨剂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细粉
  • 1篇磨矿
  • 1篇磨矿效率
  • 1篇聚丙烯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卢敏
  • 3篇张一敏
  • 2篇陈铁军
  • 2篇胡佩伟
  • 1篇钱功明
  • 1篇杜明辉
  • 1篇叶青
  • 1篇刘威
  • 1篇梁涛
  • 1篇苏涛

传媒

  • 1篇金属矿山
  • 1篇非金属矿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助磨剂对石煤提钒尾渣超细粉磨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搅拌磨对钒尾渣进行超细粉磨,考察4种助磨剂的助磨效果,确定最合适的助磨剂为焦磷酸钠,对焦磷酸钠助磨产品的粒径分布、表面电位、表面吸附特性以及颗粒形貌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搅拌磨制备钒尾渣微粉的最佳参数为:添加焦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8%,矿浆质量浓度为1 g/mL,粉磨30 min,所得产品D_(50)=7.85μm、D_(90)=19.78μm,相比未添加焦磷酸钠的磨矿产品D_(50)、D_(90)分别减小了2.97、8.47μm,粉磨时间缩短至少10 min。焦磷酸钠通过在钒尾渣颗粒表面的吸附,增大颗粒的表面电位,减少微细颗粒在表面的粘附,降低矿浆黏度,从而提高钒尾渣的粉磨效率。
卢敏陈铁军张一敏胡佩伟向跟华
关键词:助磨剂磨矿效率
微细嵌布贫磁铁矿可选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对甘肃某地尚未开发利用的磁铁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原矿全铁品位为28.36%,含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菱铁矿、赤铁矿等,属于贫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铁白云石等。矿物嵌布复杂,嵌布粒度微细,磁铁矿呈浸染状或稠密浸染状嵌布在脉石矿物中,少有独立散状分布,主要粒度为-0.038mm,属于不均匀微细嵌布;石英中粗粒级多呈零散状或毗连状嵌布,细粒级多呈集合体团粒状或脉状嵌布,嵌布粒度为-0.15 mm,属于极不均匀嵌布。试验采用粗磨磁选抛尾,抛尾率为32.46%,对粗精矿再磨再选,可获得全铁品位为61.54%,回收率为74.04%的铁精矿。指标良好,流程简单,为微细嵌布贫磁铁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借鉴。
苏涛陈铁军张一敏卢敏
关键词:贫磁铁矿工艺矿物学弱磁选
片状羟基磷灰石去除废水中Fe^(3+)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天然磷矿粉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片状羟基磷灰石(p-Hap),用于处理模拟含Fe3+废水。结果表明,在p-Hap加入量为2 g/L,室温条件下,处理初始Fe3+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废水,反应240 min后Fe3+去除率为99.90%,处理后模拟废水中Fe3+质量浓度为0.10 mg/L,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Fe3+去除过程包括溶解沉淀和水解2种作用。
钱功明刘威梁涛杜明辉卢敏叶青
关键词:铁离子废水处理水解
用DL-411改性的某含钒页岩提钒渣填充聚丙烯制备复合材料
2017年
在对某含钒页岩提钒渣进行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以作为聚合物填料。对比了3种偶联剂对钒尾渣的改性效果及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并确定了该钒尾渣的表面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铝酸酯偶联剂DL-411对钒尾渣改性效果最好,其与钒尾渣质量比为1.2%,改性温度为100℃时,钒尾渣活性指数达95.53%。FTIR分析表明,DL-411在钒尾渣表面结合能力最强。XRD分析表明,钒尾渣对聚丙烯(PP)有异相成核作用,诱导PP中β晶型形成,DL-411改性能显著增强成核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韧性。当改性钒尾渣填充量(改性钒尾渣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抗弯曲强度分别为47.51MPa、38.43 k J/m^2、59.57 MPa。
卢敏陈铁军陈铁军胡佩伟张一敏
关键词:表面改性异相成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