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廷芳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转分化
  • 8篇细胞
  • 7篇肾小管
  • 7篇小管
  • 6篇肾小管上皮
  • 6篇肾小管上皮细...
  • 6篇小管上皮细胞
  • 6篇大黄素
  • 5篇细胞转分化
  • 4篇上皮细胞转分...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蛋白
  • 2篇诱导大鼠
  • 2篇整合素
  • 2篇整合素连接激...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鼠肾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8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陈明
  • 8篇陈廷芳
  • 7篇秦建华
  • 4篇王明勇
  • 1篇姚国媛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1/整合素连接激酶信号通路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对其的干预效应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整合素连接激酶(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integrin-linked kinase,TGF-β1/ILK)信号通路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ubular 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TEMT)中的作用,并探讨大黄素是否是通过抑制TGF-β1/ILK信号通路而影响TEMT。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大黄素对照组、IL-1β诱导组、大黄素阻断组、TGF-β1Ⅰ型受体阻断剂(SB431542)阻断组、大黄素和SB431542共同阻断组、大黄素预处理组和大黄素逆转组。NRK52E细胞在上述处理因素下培养48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细胞表型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actin,α-SMA)和E-钙黏连素(E-cadherin)的表达;免疫组化单染法检测NRK52E细胞TGF-β1和ILK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RK52E细胞分泌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L-1β诱导TEMT的同时TGF-β1和ILK表达增加(P<0.05),大黄素可明显抑制IL-1β诱导的上述变化(P<0.05)。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后,IL-1β诱导的TEMT明显受抑,且ILK表达减少。与大黄素阻断剂组比较,大黄素预处理不能预防IL-1β诱导的TEMT,大黄素不能逆转IL-1β诱导的TEMT。相关分析显示,TGF-β1表达与α-SMA、FN、ILK表达呈正相关,与E-钙黏连素表达呈负相关。ILK表达与α-SMA、FN表达呈正相关,与E-钙黏连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IL-1β通过激活TGF-β1/ILK信号通路蛋白而诱导TEMT,大黄素通过抑制TGF-β1/ILK信号通路蛋白而抑制IL-1β诱导TEMT。
陈廷芳陈明秦建华王明勇
关键词:大黄素转化生长因子Β1整合素连接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大黄素的干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大黄素的干预效应。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为对照组、IL-1β诱导组、IL-1β+SB 203580组和IL-1β+大黄素组。培养48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角蛋白(CK)、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IL-1β可诱导部分NRK52E由卵圆形转变为梭形,同时CK表达减弱,α-SMA、p38MAPK及p-p38MAPK的表达增强。SB 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后可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同时上调CK表达,下调α-SMA及p-p38MAPK的表达。大黄素对IL-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及α-SMA、p38MAPK及p-p38MAPK的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SB 203580的阻断作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38MAPK参与介导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大黄素可通过干扰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秦建华陈明陈廷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转分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大黄素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大黄素干预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NRK52E细胞转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大黄素抑制作用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实验室完成。⑴实验材料及分组:以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观察对象,按如下分组分别添加不同处理因素:①对照组:仅加入体积分数为0.05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②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组:加含白细胞介素1β终浓度为10μg/L的高糖DMEM培养基。③SB431542阻断组:加含白细胞介素1β终浓度为10μg/L及SB431542终浓度为10μmol/L的高糖DMEM培养基。④白细胞介素1β+大黄素组:同时加分别含白细胞介素1β终浓度为10μg/L及大黄素终浓度为25mg/L的高糖DMEM培养基。⑵实验评估:培养48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肌酸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①白细胞介素1β可诱导部分细胞由卵圆形转变为梭形,且肌酸激酶表达减弱(P<0.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显著增强(P<0.01)。②SB431542特异性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后,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受抑,同时肌酸激酶表达增强(P<0.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减弱(P<0.01),但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却无明显变化。③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及肌酸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SB431542的作用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介导了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并参与了大黄素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姚国媛秦建华陈明陈廷芳王明勇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大黄素
大黄素对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方法以IL-1β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同时以大黄素(12.5、25、50、100mg/L)进行干预,在12、24、48及72h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角蛋白(CK)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大黄素对正常细胞形态学及其α-SMA及CK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大黄素作用48h后可减轻IL-1β诱导的细胞梭形改变,并呈时间依赖性地下调IL-1β诱导的α-SMA表达,上调CK的表达(P<0.05)。结论大黄素对IL-1β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
秦建华陈明陈廷芳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大黄素白细胞介素-1Β
大黄素对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素(EMD)对IL-1β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实验分组:(1)对照组;(2)IL-1β(10μg/L...
秦建华陈明陈廷芳
文献传递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ILK的表达变化及大黄素对其的干预效应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信号蛋白ILK在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大黄素是否是通过抑制ILK的表达而影响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大黄素对照组、IL-1β诱导组、IL-1β加大黄素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双标法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和E-钙黏连素(E-cadherin)的表达;免疫单染检测ILK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分泌的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结果:IL-1β诱导细胞转变为明显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增加a-SMA的表达[(65.5±1.7)vs(140.4±3.0),P<0.05],减少E-cadherin的表达[(82.5±1.0)vs(36.0±2.8),P<0.05),促进ILK的表达[(36.1±3.1)vs(82.4±1.2),P<0.05],促进FN的合成[(54.6±3.1)mg/Lvs(124.8±3.2)mg/L,P<0.05],加入大黄素后上述变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在IL-1β诱导的TEMT中ILK的表达是明显上调的,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ILK的表达而抑制IL-1β诱导的TEMT。
陈廷芳陈明秦建华王明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大黄素ILK转分化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1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免疫研究室完成。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给予白细胞介素1β(10μg/L)刺激,12,24,48,72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双标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E-钙粘连素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分泌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结果:白细胞介素1β刺激48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变为明显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刺激12h即可见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由64.80±2.19增加到83.23±2.71(P<0.05),E-钙粘连素的表达由81.77±1.27减少到64.50±1.31(P<0.05),随刺激时间延长上述变化越明显,72h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增加到170.53±3.94;E-钙粘连素表达减少到26.20±2.3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随时间延长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β刺激72h时纤维连接蛋白增加1倍。结论:白细胞介素1β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增加纤维连接蛋白的分泌。
陈廷芳陈明秦建华王明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转分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连素纤维连接蛋白
整合素连接激酶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2006年
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kinase,ILK)是一种近期发现的Ser/Thr蛋白激酶。ILK能够通过与整合素β1亚单位的结合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的连接,以依赖于PI3K的方式激活,并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PKB/AKT、GSK3等使胞外信号得以向下游传递,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相关。
陈廷芳陈明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肾脏纤维化上皮细胞转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