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龙骅
- 作品数:115 被引量:80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更多>>
- 普里兹湾地区近1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02年
- 利用中山站 1 989年建站以来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同期气象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地区短期气候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降温倾向 ,两站降温趋势均为 - 0 .0 66℃ /a ,其结果与整个南极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降温倾向的主要特点是月平均温度以秋季下降幅度最大 ,夏季则为升温 ,最高温度存在升温倾向 ,最低温度呈现降温趋势。该地区月平均温度波动很大 ,极端异常过程中月平均温度偏高或偏低达到 1 0℃左右 ,与南极大陆地面高压和绕极低压中心位置及范围的异常分布关系密切。
- 王欣卞林根陆龙骅边巴次仁
- 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气温
- 冰芯记录的南印度洋"南极绕极波"近期信号被引量:5
- 2004年
- 利用1996年中国南极考察期间在东南极冰盖Princess Elizabeth地区钻取的冰芯(DT001),对1745-1996年冰芯δ18O和海盐气溶胶离子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可以用主要化学离子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的第一特征向量(EOF1)代表海盐气溶胶传输强度,是南印度洋准稳态低压带平均海面气压(SLP)的代用指标;δ18O则反映该低压带中海表气温(SST)的变化;冰芯近20年的记录反映了SSsT和SLP的4次连续波列,分别对应于NCEP/NCAR资料再现的4列"南极绕极波"(ACW),且冰芯中SST和SLP代用指标间存在的1-2年位相差也与ACW中SST和SLP间的位相差一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DT001冰芯记录表明1958-1980年间没有连续和显著的ACW信号.DT001冰芯过去252年长期记录中SST与SLP之间没有1年的位相差关系,不具备ACW基本特征,从而反证了南印度洋没有ACW 的长期连续信号,1980s后的ACW极可能是ACW启动区发生气候转型后新出现的气候波类型.但从Na+与δ18O十年平均变化和位相关系看,极可能还存在周期约21年的年代际气候振荡.
- 效存德程彦杰任贾文陆龙骅李忠勤秦大河周秀骥
- 关键词:冰芯记录Δ^18OSLP位相差相关系
- 南极春季臭氧的TOVS反演及其与BREWER观测的比较
- 通过改进臭氧的统计反演算法;从NOAA卫星的TOVS资料中提取了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含量的资料,本文的结果与NOAA的TOVS臭氧产品以及中山站的Brewer观测进行了比较.尽管3种资料对在臭氧含量...
- 胡筱欣陆龙骅张凤英周秀骥
- 关键词:卫星遥感反演
- 文献传递
- 南极臭氧洞的影响因子和变化趋势被引量:8
- 2011年
- 利用卫星和台站观测的南极臭氧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极臭氧近年来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探讨了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臭氧突变过程与大气动力的作用。结果显示,平流层氯和溴的卤化物当量(EESC)和平流层温度是影响南极臭氧洞面积的关键因子。臭氧总量与EESC和平流层温度均具有显著相关,表明两站虽然都位于臭氧洞边缘,EESC和平流层温度对臭氧总量的变化仍然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验证了EESC参数在东南极大陆沿岸具有适用性。EESC的年代际变化与臭氧变化趋势相似,臭氧的年际变化与平流层温度关系密切。回归结果表明,2010年后臭氧洞面积逐渐减小,在2070年左右可能恢复到1980年前的水平,但其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卞林根林忠郑向东马永锋陆龙骅
- 关键词:南极臭氧洞
- 地球三极与全球气候变化
- 2019年
-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那全球变暖对三极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呢?就让我们随着科学考察队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吧。
- 陆龙骅
-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地球青藏高原全球变暖考察队员
- 南极半岛地区气温与南极海冰涛动、ENSO的联系被引量:21
- 2003年
- 使用南极半岛Orcadas等台站的气温多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南极半岛气温和周围海冰以及ENSO的初步联系。结果表明 ,南极半岛地区的气温变化可以反映南极海冰涛动的变化特征 :气温距平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冰距平存在密切的负相关 ,和罗斯海外围区域的海冰距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南极半岛气温与南极海冰涛动以及ENSO之间的紧密联系。当南极半岛地区气温偏低 (高 )时 ,南极半岛周围海冰偏多 (少 ) ,罗斯海外围海冰偏少 (多 )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 (低 ) ,可能出现ElNino(LaNina)。另外 ,南极半岛当年 1 0月的气温距平对预测次年
- 程彦杰陆龙骅卞林根汪瑛
- 关键词:气温海冰ENSO
- 南极中山站的近地面湍流特征参数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用1990—1991年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山站地区的里查逊数、湍流感热交换、湍流交换系数、滞凝系数和鲍文比等湍流交换特征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特征。本文结果可供在进行与南极大陆沿岸地区地—气之间湍流交换特征有关的数值诊断和摸拟时参考使用。
- 陆龙骅卞林根贾朋群
- 关键词:湍流特征参数
- 南极海冰问题评述:观测被引量:7
- 1992年
- 海冰通过其对地面反照率的作用以及对大气和海洋之间热交换的局地障碍和对世界海洋环流的作用在全球热平衡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南极海冰又因其极为显著的时空变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冰的观测是海冰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综述了南极海冰观测的发展过程 ,着重介绍了卫星在探测南极海冰方面的重要进展 .
- 贾朋群卞林根陆龙骅
- 关键词:海冰海冰
- 近年来的南极臭氧洞被引量:4
- 1997年
- 据WMO南极臭氧公报报导,1996年的南极臭氧洞无论从出现时间、最大面积、最低臭氧值,还是从持续时间上来说都与前几年相似,基本上未创新的记录。臭氧洞生成的主要原因,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氟里昂和溴化烃等含氯和溴化合物在合适的平流层低温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有关。在人造氟里昂和溴化烃当前浓度情况下,臭氧洞的强度和尺度主要由与平流层冰晶云有关的极地涡旋的温度范围和尺度来决定。南极臭氧洞的现象在未来仍将继续存在。
- 陆龙骅
- 关键词:臭氧洞平流层光化学反应
- 北极苔原Ny-lesund地区短期气候特征被引量:12
- 2005年
- 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所在地,德国Koldwey站1994—2003年的逐时常规气象资料,对北极苔原Ny lesund地区短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是北极同纬度温度最高的地区。岛上气候温暖湿润,即使在隆冬季节,日平均气温都可以升至0℃以上。全年平均风力较小,以东南(SE)风居多。该地区平均增温速度为0. 68℃/10a,是北极增温较快的地区之一。与同期我国北冰洋浮冰区考察数据相比较,Ny lesund气候更温暖湿润,风速要小得多。在Ny lesund地区,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近地面气温的再分析结果,与Koldwey站实测常规地面资料相比,在冬季基本一致,而在夏季则差异较大。
- 邓海滨陆龙骅卞林根
- 关键词:气象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