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永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9篇病毒
  • 5篇毒性肝炎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病毒性
  • 5篇病毒性肝炎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免疫
  • 4篇肝炎病毒
  • 4篇病例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基因
  • 3篇肝炎病毒感染
  • 3篇HLA-DR...
  • 3篇病毒感染

机构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西安铁路局
  • 1篇广州军区军事...

作者

  • 15篇阎永平
  • 13篇徐德忠
  • 6篇陈友绩
  • 4篇张景霞
  • 4篇董菁
  • 3篇庄辉
  • 3篇李良寿
  • 3篇谢华红
  • 3篇杜玉蕾
  • 3篇杨桂涛
  • 3篇李远贵
  • 3篇刘杰
  • 2篇汪爱勤
  • 2篇肖乐义
  • 1篇刘学东
  • 1篇门可
  • 1篇刘志华
  • 1篇段利平
  • 1篇夏宁邵
  • 1篇李如琳

传媒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用病例对照组研究探讨了急性丙型和戊型肝炎可能的危险因素。选择单纯丙型肝炎14例、戊型肝炎13例作为病例组,非肝病的住院和门诊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发现单因素乙型肝炎既往史(OR=255.36)、肌肉注射史(OR=13.33)、静脉注射史(OR=604.88)、输血史(OR=255.36)、不洁饮食史(OR=21.82)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甲型肝炎”接触史(OR=22.20)、旅行史(OR=5.46)为戊型肝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丙肝静脉注射史(OR=2398.26)和不洁饮食史(经常OR=46.96;偶尔OR=28.90)有关。戊肝与“甲肝”病人接触史(OR=12.85)、肌肉注射史(OR=27.88)和旅行史(OR=11.78)有关。结果表明,医源性感染是散发性丙肝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戊肝的危险因素,除胃肠途径外,医源性血源暴露史尚不能除外。
董菁徐德忠周红超张景霞阎永平李远贵陈友绩杜尊宪梁国政庄辉朱晓杰
关键词: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病例对照研究
传染病病例对照研究中合适对照的选择的研究
1995年
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探索传染病的发病因素之中,在选择对照时,有些研究使用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即对照组没有排除具有免疫力的个体,而有些报道则选用易感者,认为可增加对照的代表性。
阎永平李良寿徐德忠程卫青陈友绩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传染病发病因素免疫力易感者
病毒性肝炎病例对照调查中二类对照的对比性研究
1993年
本文报告了医院与普通人群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对照研究中同时使用普通对照与易感者对照进行平行研究的初步结果.医院中甲肝(病例60例,普通对照200例,易感者对照37例)乙肝(病例64例,普通对照200例,易感者对照65例)主要发病因素,人群中甲肝(普通对照时1∶3配比37对,易感者对照时1∶1配比11对)爆发因素,用两种对照方式获得的OR值均无显著差异;除个别因素外,分析效果基本一致.本文对此及其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初步提示在病毒性肝炎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普通对照与易感者对照都是可以的.
徐德忠李良寿阎永平程卫青陈友绩
关键词:病例病毒性肝炎
陕西地区汉族人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2例及正常健康人108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对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正常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CHB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c=0·014;OR=3·57;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较低复制状态多见(Pc=0·034,OR=3·88,P<0·05);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对照组为13·4%,明显高于CHB组7·4%(Pc=0·03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在陕西地区汉族人与HBV感染的保护相关;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桂涛刘杰徐德忠阎永平谢华红杜玉蕾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某军校学员近视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现况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观察某军校学员视力不良的分布状况,分析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对1~5年级学员分层随机抽样调查250人,采用访问方式填写调查表.结果:学员中近视率62.8%,男学员62.2%,女学员63.6%;现近视率(62.8%)明显高于入学时(46.4%,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近视与缺乏体育锻炼(OR=2.06,P=0.0178),一次性过量阅读(OR=1.91,P=0.0163),长时间观看影视节目(OR=2.58,P=0.0044),持续性近距离用眼(OR=2.74,P=0.0003)四种因素相关.其中,缺乏体育锻炼这一因素尚未见报道.结论:与对同一学校85年视力分布状况的报道相比,学员近视率似有增高趋势.现近视率较入学时有明显增高,可能主要与上述四种因素相关.
徐虎阎永平
关键词:近视流行病学
国产血源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保护持久性研究被引量:20
1994年
1990年10月至1993年5月以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在西安市某军校300名HBV血清学指标均阴性的大学生中,对国产5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作了免疫效果及保护持久性研究。按0、1、6方案在人群中免疫之后,定期采血观察抗-HBs动态并对各组人员进行随访观察发病情况。结果表明5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肝疫苗在抗-HBs出现的时间,滴度、下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抗-HBs峰值均在首次免疫后12个月,到24个月时阳性率下降约10%,而滴度下降80%.5组乙肝疫苗总保护率为79.22%。
王珊珊吴春刚李远贵汪爱勤阎永平肖乐义陈友绩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
陕西地区发现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1996年
陕西地区发现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李如琳1徐德忠1阎永平1张景霞1董菁1谭文杰2夏宁邵2詹美云2(1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教研室西安710033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套式PCR中图号R512.6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约有10%的...
李如琳徐德忠阎永平张景霞董菁谭文杰夏宁邵詹美云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流行病学
高免疫人群甲肝爆发特点与免疫屏障作用被引量:4
1992年
作者调查了西安市3个甲肝高免疫人群中的流行前群体免疫为75.8%~92.3%,罹患率为14.7‰~57.1‰,流行持续时间为10~31d;而3个低免疫人群的流行前群体免疫为30.0%~57.1%,罹患率为140.6‰~444.4‰,持续时间为10~117d。罹患率与流行前群体免疫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作者认为,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如同预防接种一样,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高免疫人群甲肝爆发的特点(罹患率低,持续时间短)与免疫水平及其免疫屏障作用有关。但这种屏障作用是相对的,因此,作者讨论了甲肝流行时相应的对策。
徐德忠阎永平汪爱勤程卫青陈友绩
关键词:甲型肝炎群体免疫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P<0.05);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P<0.05);HLA-DRB1*15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13.4%,明显高于病例组6.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为陕西地区汉族人乙肝感染的抗性基因。本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杨桂涛刘杰徐德忠阎永平谢华红杜玉蕾
关键词: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617例缺血型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及死亡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对住院缺血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描述患者病后生存状况,并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17例连续性缺血型脑卒中病例,采用电话、信访等方式随访患者的生存状况及死亡原因,2006年1月完成随访工作。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时间最长47个月,失访59例(9.5%)。随访期间死亡80例,其中缺血型脑卒中60例,脑出血3例,心脏病10例,其他死因7例,中位生存时间42.16月。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9%、89.4%、85.3%。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缺血型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RR=1.043,95%CI:1.013~1.074), Glasgow评分低(RR=O.855,95%CI:0.742~0.985),意识水平差(RR=4.085,95%CI:2.128~7.844)和存在并发症(RR=1.765,95%CI:1.108~2.812)。结论高龄、Glasgow评分低、意识水平差和存在并发症是缺血型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刘学东龙泳段利平曹卫东吕亚丽王波阎永平徐德忠
关键词:随访研究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