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先喜
作品数:
9
被引量:9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胡正海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
张宪省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小杰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邢树平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新征
山东农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生物学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4篇
超微
4篇
超微结构
3篇
腺毛
2篇
蝶兰
2篇
胚珠
2篇
紫苏
2篇
发育
2篇
超微结构研究
1篇
大孢子
1篇
大孢子母细胞
1篇
异基因
1篇
营养生长
1篇
蝇子草
1篇
玉米
1篇
生殖
1篇
生殖生长
1篇
特异
1篇
特异基因
1篇
胚囊
1篇
胚囊发育
机构
6篇
山东农业大学
4篇
西北大学
作者
9篇
阎先喜
4篇
胡正海
3篇
邢树平
3篇
马小杰
3篇
张宪省
1篇
王泽立
1篇
张恒悦
1篇
李新征
1篇
叶宝兴
1篇
张红
传媒
6篇
西北植物学报
1篇
武汉植物学研...
1篇
实验生物学报
1篇
植物学报
年份
1篇
2000
1篇
1999
3篇
1998
2篇
1997
1篇
1995
1篇
1994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紫苏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9
1997年
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on)叶上腺毛的研究表明:叶上腺毛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头状腺毛,二是后状腺毛。两类腺毛都是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由分泌细胞组成的头部构成。头状腺毛的头部由1个、2个或4个分泌细胞构成,其头部呈圆球形或半圆球形。盾状腺毛的头部也由1个、2个、4个或8个分泌细胞构成,其分泌细胞横向扩展使头部呈盾状。分泌盛期,大量分泌物充满角质层下间隙。两类腺毛的原始细胞均起源于叶原基或幼叶的原表皮层细胞,它通过两次平周分裂形成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1个头细胞,头细胞不分裂或依次进行1—3次垂周分裂,分别形成单细胞、2细胞、4细胞或8细胞的头部。
阎先喜
胡正海
关键词:
紫苏
腺毛
发育
蝇子草腺毛的形态发生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蝇子草茎叶上着生粘液毛,它是由 3 个细胞构成的单列腺毛。电镜观察表明,在刚形成的腺毛头细胞和柄细胞中,质体最发达,而且大多数质体内含有淀粉粒。在柄细胞中,有些质体和液泡膜融合产生小泡,可能以胞饮方式将质体内的淀粉粒降解后的产物转运到液泡内。有些质体则可能直接突入液泡并在液泡内降解其淀粉粒。在头细胞发育中,含淀粉粒的质体增多。后期,大多数质体消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充满纤丝状物质的小泡和大泡。最后,小泡和大泡相互融合形成充满纤丝状物质的中央大液泡。而纤丝状是多糖粘液的典型特征。据此,我们推测,蝇子草腺毛分泌的粘液很可能是由质体内的淀粉粒降解后形成的,并积聚在液泡内。
阎先喜
胡正海
张红
关键词:
蝇子草
腺毛
超微结构
蝶兰胚珠的cDNA文库构建及其特异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995年
以蝶兰(Phalaenopsis“Mt.Kaala”cv SM9108)为材料,分别提取大孢子母细胞时期胚珠和成熟胚珠的PolyA+RNA,反转录成cDNA,构建起两个cDNA文库。克隆筛选采用差异杂交法。从上述两个cDNA文库中,各选择一个筛选出的cDNA,对其在植物体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内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两个cDNA均为胚珠特异,并且分别在胚珠发育的特定时期表达。推测该两个cDNA的表达受胚珠内部的不同因子调控。
张宪省
阎先喜
马小杰
邢树平
关键词:
胚珠
CDNA文库
基因表达
蝶兰
扁豆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000年
应用透射电镜对扁豆绒毡层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发现扁豆绒毡层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二次胞质重组(第一次始于减数分裂末期Ⅱ,第二次始于小孢子发育早期),使绒毡层细胞的活动呈现3 个高峰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四分体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中期)。2.绒毡层细胞的分泌作用有3 种形式(渗透分泌、胞吐分泌和自溶)。3.首次观察到绒毡层细胞的内切向壁和径向壁经历了两个周期的重复,即形成—溶解—再形成—再溶解的过程,并对这种变化与绒毡层的胞质重组和分泌机理的关系作了讨论。
叶宝兴
阎先喜
关键词:
扁豆
超微结构
发育
紫苏腺毛的形态发生研究
被引量:12
1998年
紫苏叶上有两种腺毛: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两者都具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头部。前者的头部可由1、2、4或8个分泌细胞组成,扩展成盾状;后者的头部由1、2或4个分泌细胞组成,聚成圆球状。两种腺毛的原始细胞都来源于原表皮细胞,经两次平周分裂产生基细胞、柄细胞和顶细胞。在腺毛后期的形态发生中,柄细胞的分化状态决定腺毛的类型。若柄细胞保持扁平状且处于分生状态时,其顶细胞将发育成盾状腺毛的头部;若柄细胞纵向引长并迅速液泡化时,其顶细胞将发育成头状腺毛的头部。
阎先喜
胡正海
关键词:
紫苏
腺毛
玉米抗旱品种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8
1998年
在严格控水的防雨棚内,比较研究了抗旱筛选和省区试后表现抗旱高产的玉米新品种鲁玉14号和对照掖单2号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表明:玉米抗旱与不抗旱的差异并非品种的结构决定的,而在抗旱性结构指标上存在差异。抗旱品种的叶片厚,气孔指数及气孔数/mm2大,侧根发生早、发生能力强可作为玉米抗旱育种与栽培的形态结构指标。
王泽立
张恒悦
阎先喜
及秀玲
李新征
关键词:
玉米
抗旱品种
薄荷盾状腺毛分泌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5
1998年
电镜观察表明,刚形成的薄荷盾状腺毛的头部细胞,细胞核较大,细胞质浓,其中具一些小液泡,质体和线粒体丰富。分泌前期,质体和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扩大,质体内出现黑色嗜锇物质。以后,嗜锇物质从质体转移到细胞质中,通过小液泡加工形成的灰色小滴形式进入液泡内,并在液泡内积累直至充满整个液泡。液泡中的灰色嗜锇物质与分泌到角质层下间隙内的分泌物的电子致密度一致,从而认为质体可能是挥发油的最初合成场所。以后,角质层下形成间隙,液泡内的分泌物通过细胞壁分泌到角质层下间隙内,并在此积聚,这些分泌物可能通过角质层破损分泌出去。
阎先喜
胡正海
关键词:
薄荷
分泌
超微结构
唇形科
牡丹苗端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程中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997年
电镜观察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发育时期的牡丹(PaeoniasuffuticosaAndr.)苗端。结果如下:(1)营养生长期,原套和原体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多有胞间连丝分布。两者细胞核内均有较多异染色质。细胞质内含许多质体、嗜铁细胞器及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质体无片层结构,部分质体有淀粉粒和脂滴。原体细胞的液泡化程度比原套细胞略高。原体下方扁平细胞的大部分空间被大量的淀粉质体和液泡占据,淀粉粒边缘与细胞壁上附着许多电子密度透明物。(2)生殖生长期,外套、内体及内体下方的扁平细胞内嗜锇细胞器、脂滴和小液泡数目均增加。此外,外套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内体细胞壁薄处,胞间连丝丰富,核内异染色质仍较多。扁平细胞内淀粉质体数量明显减少。
邢树平
张宪省
阎先喜
马小杰
关键词:
苗端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超微结构
蝶兰胚珠发育过程中总RNA、Poly+RNA和PolyA-RNA的变化
被引量:1
1994年
蝶兰胚珠发育过程中总RNA、Poly+RNA和PolyA-RNA的变化张宪省,马小杰,阎先喜,邢树平(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泰安271018)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研究植物的生殖。目前已在基因调控花的分化...
张宪省
马小杰
阎先喜
邢树平
关键词:
RNA
POLYA
蝶兰
胚囊发育
大孢子母细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