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茁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现代日本语》课文的误译问题(续2)
- 2009年
- 闫茁金灵
- 关键词:思无邪七言漏译外语知识
- 与学校有关的容易用错的日文单词
- 2012年
- 日语中有一些与中文同形的汉语单词,其中有些与中文的意思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这些词语容易掌握;而有一些则与中文意思迥然不同,这些单词中国学生容易用错。本文拟就此部分单词做一整理归纳。因篇幅关系,本文仅以有关学校方面的单词为对象。这些单词有「学生生徒児童」「班組/クラス/学級」和「教室」三组。
- 金灵闫茁
- 关键词:单词日文中文汉语同形
- 古典音乐术语与日语(四)
- 2008年
-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主要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古典音乐。这个乐派始于浪漫乐派的一个分支印象派(印象源)的代表人物法国作曲家德彪西(ドビュッシ一)。
- 闫茁
- 关键词:古典音乐音乐术语日语现代音乐浪漫乐派
- 《我是猫》汉译本词语误译——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插图本》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日本近代文豪夏目漱石,是在我国译介最多、影响最大的日本作家之一,而其成名作兼代表作《我是猫》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迄今已有十四个译本,为其已译作品中译本最多的作品。然而,研读这些译作并核对日文原著,我们发现译文存在多处词语误译现象。本文拟以尤炳圻、胡雪两位先生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为主要例子,并以其他译本为辅助例子来分析这些误译现象。如果此类误译问题能够引起我们日语工作者的注意并成为误译研究的范例或翻译批评的资料,则笔者之幸莫大焉。
- 闫茁
- 关键词:夏目漱石词语误译
- 浅淡上外日语系编《日语》(第五册)例句中的误译问题
- 2004年
- 上外日语系编《日语》是大学日语专业高年 级教材。其第五册供三年级上学期使用,共十二 课,课后附有“言葉 学習”等语法说明。在“言葉 学習”这个部分,编者从课文的语法现象中选出 一些需要重点学习的条目,作了详细解释,每个条 目都附有若干例句。为方便读者自学,编者还为 这些例句加了汉语译文。这些译文有一些是属于 没能正确把握原文的意思而形成的误译。本文拟 就此误译部分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图教科书之精 益求精。
- 闫茁金灵
- 关键词:误译问题文学翻译惯用型
- 古代日本人的语言观初探被引量:2
- 2012年
- 语言观是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语言本质、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还包括对语言功能、社会地位及发展前途的认识。语言观的形成受世界观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观。某种语言观念一旦形成,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古代日本人的语言观体现在"言灵"信仰中。"言灵"一词出自『万葉集』的三首和歌中:
○倭の国は皇神の厳しき国言霊の幸はふ国と……(第894首)/大和国,是庄严的国度,是充满言灵的国度。
- 闫茁
- 关键词:语言观念社会地位语言本质语言功能国度
- 《我是猫》汉译本句子误译论——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插图本》为例
- 2016年
-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是我国译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我是猫》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迄今已有八个全译本,为其已译作品译本最多之作。然而,研读这些译本并核对日文原著,我们发现译文存在诸多句子误译现象。本文拟以尤炳圻、胡雪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为主要例子,并以其他译本为辅助例子来分析这些误译现象。如果此类误译问题能够引起日语工作者的注意并成为误译研究的范例或翻译批评的根据,则笔者之幸莫大焉。
- 闫茁
- 关键词:夏目漱石句子误译
- 《现代日本语》课文的误译问题
- 2008年
- 《现代日本语》(共6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使用的精读教材。为方便学习者,书后附有“课文参考译文”。总体上,这些译文忠实原意、颇有文采,但也有一些因一时疏忽而造成的误译或漏译,从而使这套教材的使用者颇有美中不足之感。本文拟就此误译部分作一粗浅探讨,以图教科书者之精益求精。
- 闫茁金灵
- 关键词:误译问题日本语课文精读教材参考译文日语专业
- 浅谈古典和歌的美学特征(下)——以张蓉蓓《古今集·日文序》的误译为契机被引量:1
- 2011年
- 歌(2)系一女子所作。表面歌意显示的意境是,一位女子在对情郎表白自己的忠贞不渝之情:"安积山的影子,映照在浅泉中,我怎么会那般浅薄?"而歌外寓意则是:"(尊敬的王啊)我可不会像安积山的浅泉那样以浅薄的态度对待您!"原来这是一篇表示对王尽忠效力的誓言。此歌的背景是:某王前往某地时,受到当地县官的怠慢,因此他满心不快,虽设饮馔,不肯宴乐。
- 闫茁
- 关键词:美学特征误译日文和歌古典
- 论端午节在日本的变异——明治以前日本端午的特色被引量:7
- 2006年
- 日本的端午节传自中国。古代日本端午基本上保持了“保生护命”这一中国端午的本义。但是,随着日本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并相继进入镰仓、室町等军事政府的统治之下,一些与战争有关的习俗不断融入端午节中,并使之从“保生护命”的节日最终变异为一个以实战练兵、炫耀武力为目的、戕生害命的“尚武之节”。这一变异,既是武士专制的日本国情的真实反映,也是以“勇死”、“好战”为特色的日本国俗的具体表现。
- 闫茁
- 关键词:端午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