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绵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高心理弹性者对社交情境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研究
- 2015年
- 采用同中选异实验范式,考察不同心理弹性外来务工子弟在社交情境下的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从224名被试中筛选出24名高分组和24名低分组被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高弹性个体与低弹性个体对于社交情境的敏感性方面差异显著,高弹性个体对社交情景更敏感。相对于社会支持情境来说,他们都对社会排斥情境更敏感;(2)与社会支持情境相比,社会排斥情境更能锁定注意,难于摆脱。与高弹性个体比较,低弹性个体被社交情境锁定的特点更突出,更难以摆脱。
- 王琪郭绵玲
- 关键词:心理弹性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720名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69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两类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差异特征。结果发现: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弹性及其四个维度(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家庭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②在积极认知维度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留守儿童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仅在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留守儿童男生显著高于女生;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有随年级的增加而降低的态势,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则随年级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 应湘郭绵玲方佳燕
- 关键词:心理弹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
- 不同社会情境下外来工子弟与留守儿童内隐心理弹性的比较
- 2013年
- 为探究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在社会排斥和支持情境下的内隐心理弹性的差异。采用RSCA量表划分出两类儿童的高低弹性组,分半参与社会排斥或支持的活动,进而完成stroop任务。结果显示在社会排斥情境下,对消极词汇的反应,外来工子女比留守儿童快,高弹性者比低弹性者快;社会支持情境下,高弹性者对积极词汇的反应快于低弹性者。说明受社会排斥的留守儿童和低弹性者有更多的内隐消极情绪,而受社会支持的高弹性者内隐积极情绪也更多。
- 应湘郭绵玲白景瑞王少华
-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
- 从叙事疗法中探索后现代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13年
- 叙事疗法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精华,也从实践运用中预示了后现代疗法的未来走向。摆脱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以人为机器的治疗模式,叙事疗法将人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认为问题故事来源于主观语言的建构,可通过话语分析等手段重塑未来。体现了后现代心理咨询以人为本的理念。叙事疗法在应用演变中将逐步克服后现代心理咨询的缺点,与释义学等的新思潮渐行渐近。
- 郭绵玲应湘
- 关键词:叙事疗法后现代心理咨询
- 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积极情绪特征被引量:8
- 2014年
- 以积极情绪的拓展与建构理论为基础,运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在情绪诱发情境下,考察外来工子女对积极、消极、中性三类颜色词的辨别反应时与错误率的差异。从广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抽取338名初中生,选取高、低心理弹性者各30人进行实验。结果发现:(1)在积极词汇反应时上,高、低心理弹性个体反应时均比消极词汇上快;高弹性个体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在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反应时任务中能激发认知,反应时均低于低弹性个体;(2)在社会支持情境诱发下,高、低心理弹性个体反应时均比社会排斥情境下快;高弹性个体具有较高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在社会支持条件与社会排斥条件下,都能领悟到较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激发积极情绪,提高认知灵活性,反应时均比低弹性个体快。
- 应湘白景瑞郭绵玲方佳燕
-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心理弹性积极情绪领悟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