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 作品数:23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56例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0-2009年电子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直径≤0.5cm)并行活检钳钳除病例治疗和随访资料,并与同期高频电切除病例资料(病变直径≤2.0cm)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和病变复发情况.结果:入选病例共91例.活检钳钳除组56例,单发息肉样病变48例,多发8例,共计68枚病变.高频电切除组35例,单发息肉样病变23例,多发12例,共计54枚病变.所有研究病例内镜治疗后均无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0%,无显著性差异.半年以后的随访和胃镜复查中两组均各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5%、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并发症与高频电切除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活检钳钳除法可彻底摘除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实用,是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有效手段. 陈文科 邹兵 王成文 郭海 郑爱萍关键词:息肉样病变 上消化道 活检 复发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提高该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方法:采用多重PCR及可视化基因芯片技术对244例初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测定内容为组织标本中人细胞色素P450与质子泵抑制剂代谢相关的等位基因2C19*2、2C19*3突变位点,检测结果根据药物代谢活性分为强代谢型、中代谢型和弱代谢型。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到CYP2C19强代谢型患者占39.7%(97例),中代谢型患者占57.7%(141例),弱代谢型患者占1.6%(4例),未检出的患者占0.8%(2例)。通过χ2检验发现,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患者其CYP2C19的代谢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CYP2C19的代谢型以强代谢型和中代谢型为主,在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差异及精准化治疗。 刘振宇 邹傲 邹兵 杨莉丽 郭海 刘永革 王俊萍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基因多态性 超声内镜检查术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SM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使用EUS诊断,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SML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有142例消化道SML患者进行了EUS检查。其中,135例为实体瘤,7例为壁外压迫。实体瘤中,EUS诊断黏膜层病变14例,黏膜肌层病变20例,黏膜下层病变62例,固有肌层病变39例,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95.0%和89.7%。EUS诊断平滑肌瘤30例(21.1%),间质瘤29例(20.4%),神经内分泌肿瘤25例(17.6%),异位胰腺15例(10.6%),息肉14例(9.9%),脂肪瘤11例(7.7%),囊肿9例(6.3%),壁外压迫7例(4.9%),颗粒细胞瘤2例(1.4%)。107例行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后送病检,99例病理与EUS诊断相符,EUS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2.5%。结论EUS对消化道SML诊断的准确性与病变的起源有关,起源于黏膜层与黏膜肌层的诊断准确性最高,在鉴别壁内病变与壁外压迫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EU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SML的性质,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治疗方式。 邹傲 王俊萍 杨莉丽 郭海 李曦 邹兵关键词:消化道 食管憩室伴黏膜桥一例 2008年 患者男,38岁,因反复上腹隐痛伴黑便15年再发1d入院。平时无反酸烧心、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查:血压120/70mmHg,心率78次/min,神清,轻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WBC6.97×10^9/L,HB109g/L.Pu246×10^9/L。大便潜血阳性。入院后查14C—UBT阳性。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大弯侧见大小约0.5cm×0.6cm深凹溃疡,覆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距门齿约29cm处食管右侧壁见一憩室,开口大小约1.5cm×2.0cm, 陈文科 王成文 刘永革 郭海 邹兵关键词:食管憩室 黏膜充血 十二指肠球 轻度贫血 心肺听诊 大便潜血 真菌性食管炎60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60例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布范围最多在食管中段和下段,占83.34%,其它为全食管及上段占16.66%。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检查并非绝对相关,而镜下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相一致。同时患者伴有多种并发症。结论:真菌性食管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幸求 郭海 杨安关键词:食管炎 胃镜检查 真菌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食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变化特点。方法胃镜下取20例反流性食管炎(RE组)、20例Barrett食管(BE组)和6例食管腺癌(EA组)和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正常对照组)的食管黏膜组织进行活检,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黏膜组织食管上皮细胞PPARγ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显示RE、BE、EA组PPARγ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30%、3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P<0.05);免疫印迹法显示RE、BE、EA组的PPARγ蛋白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28±0.15、0.21±0.18、0.32±0.1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8±0.06(P<0.05);RE、BE、EA组3组间的PPAR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正常对照组、RE组、BE组、EA组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60%、75%、100%。结论从正常食管到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食管上皮的细胞增殖明显增加,伴随着PPARγ蛋白的表达增加,提示PPARγ可能参与了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增殖的调控。 姜志茹 陈静 郭海 郑爱萍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消化道类癌43例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4~2010年收治的43例消化道类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见(76.7%),其次为胃(18.6%)。内镜下大多直径≤1.0c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率为100.0%(36/3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率为69.2%(9/13),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率为55.6%(20/36)。2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部分合并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胃黄色素瘤、大肠息肉和结肠黑变病。治疗方法主要是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切除。2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局部复发3例(14.3%),均无死亡。结论消化道类癌以直肠部位最多见,大多直径≤1.0cm,可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提高诊断,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陈文科 邹兵 王成文 刘永革 郭海 郑爱萍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光学显微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远端上皮细胞间隙的变化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DIS)进行研究,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NERD患者(25例,NERD组)和正常对照者(2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行胃镜检查,并在食管远端齿状线上方2 cm处取一块黏膜组织,常规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上皮细胞间隙情况并采集图像进行测量。结果 NERD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间隙、最小细胞间隙、最大细胞间隙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光镜测量可作为研究NERD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对探讨细胞间隙增宽在NERD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陈文科 邹兵 郑爱萍 郭海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 细胞间隙 光学显微镜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特征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特征及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以腹部绞痛起病,50%的患者伴呕吐,31.2%的患者伴便血,25%的患者伴呕血,粪潜血全部阳性。腹痛发生2-10天后出现下肢紫癜。临床误诊率为78.1%。内镜提示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多见,食管黏膜正常。病变黏膜充血肿胀,多发出血点、红斑、糜烂、溃疡。结论了解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有助于提高首诊诊断率。 邹傲 郭海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内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本文研究了Hp阴性和Hp阳性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和食管酸暴露情况,以阐明Hp感染和GERD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GERD患者64例,按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37例,Hp阴性组27例。检测前1周停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对2组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和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①Hp阳性和Hp阴性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Hp阳性和Hp阴性组食管动力学检测:LES压力、长度及食管体部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Hp阳性和Hp阴性组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评分、食管pH<4时间百分比、pH<4反流次数、pH<4大于5min反流次数、pH<4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本研究中GERD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为(9.1±1.9)mm Hg,明显低于正常人,但它和DeMeester评分无相关性(r=0.130,P=0.304)。结论①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LESP和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②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酸暴露也没有显著影响;③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郭海 周小江 谢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螺杆菌 食管测压 食管下段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