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文永

作品数:8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湿地
  • 2篇留茬
  • 2篇留茬高度
  • 2篇浮床
  • 1篇盐沼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监测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分布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分布
  • 1篇生态浮床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物浮床
  • 1篇湿地芦苇
  • 1篇水芹
  • 1篇滩涂湿地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奥胡斯大学

作者

  • 8篇郭文永
  • 7篇李秀珍
  • 5篇何彦龙
  • 5篇孙永光
  • 4篇贾悦
  • 3篇唐莹莹
  • 3篇闫中正
  • 3篇辛在军
  • 1篇卫宝泉
  • 1篇周元清
  • 1篇孙培英
  • 1篇苏岫
  • 1篇马志刚
  • 1篇赵冬至
  • 1篇高阳
  • 1篇刘钰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河口盐沼植物分布对有效光合辐射的响应被引量:1
2015年
对东滩植被带光量子通量密度的调查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带与海三棱藨草带光量子通量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值分别为1 570和1 556μmol/(m2·s)。光照对两物种的生长、繁殖等植物行为的影响只取决于其对光照的利用能力和效率;在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混生带,到达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的遮荫效应达63%,表明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具有强的遮荫作用。光照不足严重影响海三棱藨草的生长,在混生带,海三棱藨草生长速率降低,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减少,植株高度增加。因此,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的遮荫作用,抑制了海三棱藨草在中潮滩的更新过程,因而也是造成海三棱藨草生境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彦龙刘海霞李秀珍郭文永唐莹莹辛在军
关键词:植物分布
崇明东滩小尺度植被分异的环境因子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试图通过对小尺度上不同植被之间的环境因子进行辨析,找出崇明东滩湿地小尺度上植被分异的关键控制因子。通过2008年5月至10月对崇明东滩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获得小尺度下(<30 m)不同植被带间(裸地、芦苇带和互花米草带)土壤水分、盐分、温度以及不同植被带高程和地下水埋深的数据。经过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裸地、芦苇带和互花米草带三者间在土壤水分、盐分和温度上差异极显著(P<0.001);而在高程和地下水埋深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对这5个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后发现:最后提取出来的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650,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3%,同时,盐分和水分因子在第一主成分中的载荷达到最大,因此土壤盐分和水分是小尺度潮滩植被分异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马志刚李秀珍何彦龙郭文永孙永光贾悦
关键词:植被分布环境因子
不同采收方式对富养化河道浮床空心菜生物产出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以浮床空心菜为研究对象,在过水河道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采收周期(14d采收1次、21d采收1次、28d采收1次)和留茬高度(15cm、25cm、35cm)组合对浮床植物生物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的植物仍能够适应过水河道环境,并在其生长周期内持续生长。经110d的生长,分枝数提高了近5倍,最长根长27.55cm,平均根长15cm,根系直径达11cm。单株根鲜重可达146g,每平方米浮床根部可吸附颗粒物3.36kg。新芽生长速率随采收次数增多,处理组均呈现先不断提高然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为0.54~3.7cm·d-1,对照组为1.63cm·d-1。适当刈割能提高新芽再生速率。单次收获生物量同新芽变化规律相似,即先逐渐增多然后减小,生物量增长速率变化幅度3.83~37.9g·m-2·d-1。从总生物量来看,28d采收1次留茬25cm、35cm组的生物量(干重)产出最高,达2112g·m-2;从茎叶比看,每14d采收1次3个留茬高度,及每21d采收1次留茬15cm和25cm方式收获生物量茎叶比较佳。综合考虑产量、质量及浮床便捷管理,每21d采收1次留茬15cm的采收方式效果最佳,此时新芽平均生长速率1.88cm·d-1,平均茎叶比<1,总生物量1966g·m-2。
贾悦李秀珍唐莹莹辛在军郭文永孙永光何彦龙
关键词:生物浮床空心菜留茬高度
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N、P营养物质净化潜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长江口4 期遥感影像及野外考察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该研究区及其周边植被、气候等条件类似地区湿地对水体中N、P 营养物质的去除潜力,估算了长江口滩涂湿地去除N、P 营养物质的潜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围垦导致的陆域面积、湿地总面积扩大以及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长江口滩涂湿地年N 去除潜力由1980 年的710. 53~4 039. 37 t 增加到2010 年的5 137. 68~9 305. 83 t,P 去除潜力由1980 年的64. 62~408. 55 t增加到2010 年的886. 45~1 228. 08 t.30 a 来堤外3 种典型盐沼植被对N 的去除潜力约增加800~1 100 t,对P 的去除潜力约增加60~70 t,但占总去除潜力的比例却分别下降约44~71 和62~84 百分点.其中,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对N、P 的去除潜力贡献均呈不断减少趋势,相反,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对N、P 的去除潜力贡献分别由0%和0%增加到17%~24%和10% ~ 19%.湿地净化潜力评估可为长江口地区水质改善、水源与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任璘婧郭文永李秀珍闫中正
关键词:NP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冬季不同刈割水芹浮床连续净化过程及效果被引量:8
2011年
在冬季利用不同刈割处理的水芹浮床做连续两个周期的水质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床系统能够维持水体为偏弱酸性环境;总磷的去除率在58%以上,前4天去除量占总磷去除量的80%以上,到第8天时,总磷浓度基本达到稳定,到2个周期试验结束,总磷浓度分别为0.366和0.215mg·L-1;铵态氮的去除率在90%以上,前4天的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70%以上,2个周期试验结束时,铵态氮浓度分别为0.455和0.522mg·L-1;硝态氮由于初始浓度不同,去除率差异比较大,2个周期试验结束时,硝态氮浓度分别为0.262和0.289mg·L-1;与空白对照相比,浮床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去除富营养化物质,但到试验结束时浮床与空白对照在营养元素去除方面几乎没有差异;不同刈割处理的水芹浮床在水体净化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考虑刈割处理的影响。
辛在军李秀珍闫中正周元清贾悦唐莹莹郭文永孙永光
关键词:生态浮床水芹留茬高度
红树林生态系统遥感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3年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监测已经成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变化监测应用领域入手,综述了国内外红树林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红树林湿地动态、种间分类、群落结构(叶面积指数、冠幅、树高等)、生物量、灾害灾情(病虫害、风暴潮等)、景观格局动态、驱动力、红树林湿地保护与管理等领域应用现状,归纳了不同应用领域遥感监测的理论、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在红树林遥感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红树林遥感监测应在分类标准体系规范化、分类精度提升、红树林生态学特征参数(物种多样性、优势度等)、生态系统环境空间演变过程及遥感监测的尺度效应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发挥区域综合监测模型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遥感监测中的作用。
孙永光赵冬至郭文永高阳苏岫卫宝泉
关键词:红树林遥感技术
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及碳储量被引量:32
2013年
2010—2012年,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芦苇、互花米草植被带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物部分(地上、地下、枯立物生物量之和)的有机碳储量均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地上活体互花米草单位面积的平均碳储量(445.81g·m-2)高于芦苇(285.52g·m-2),芦苇枯立物的平均碳储量(203.15g·m-2)低于互花米草(315.28g·m-2),但芦苇区土壤表层(0~30cm)有机碳储量(1048.62g·m-2)约为互花米草区(583.33g·m-2)的2倍.芦苇区的碳储存能力(3212.96g·m-2)总体上高于互花米草区(2730.42g·m-2).表明保护芦苇群落对于维护盐沼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刘钰李秀珍闫中正陈秀芝何彦龙郭文永孙培英
关键词:芦苇互花米草碳储量九段沙湿地
基于CLUE-S模型验证的海岸围垦区景观驱动因子贡献率被引量:10
2011年
基于1990、2000、2009年TM影像、社会统计数据、野外调查数据,采用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口奉贤段围垦区海岸带景观动态变化驱动力因子的贡献度进行分析,并利用Kappa指数对CLUE-S模型所选驱动力模拟效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海岸带围垦区景观动态变化的人为驱动因子贡献度(57.1%)大于自然驱动因子贡献度(42.9%).CLUE-S模型模拟的正确率达82%,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耕地、未利用地和养殖塘)的Kappa指数均大于0.75,CLUE-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理想,所选驱动力因子很好地模拟了规则景观突变的空间分布特征.
孙永光李秀珍郭文永何彦龙贾悦
关键词:景观动态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